互聯網電視促使產業空間巨變
主持人:提到技術創新,中國彩電企業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說創維的酷開電視,以及最近比較熱的互聯網電視。您對創維技術創新的方向大概是怎么樣的一個把握呢?
張學斌:創維一直是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如果我們回顧一下創維發展歷程,實際上我們都是以創新、以新的技術不斷的導入能夠把它產業化,來帶動企業,不斷的成長的。我們推的這些技術,都是市場最先推出來的,很多技術都是我們第一家推,推了以后很多人跟的。
比如我們最早CRT時代推純平,我們推逐行,我們推745赫茲等等。后來連液晶我們開始第一家推動態背光調節,叫平面技術,推平穩技術。我們第一家推酷開電視。
酷開電視應該說是革命性的一個產品,對彩電來講是一個革命性產品,彩電在酷開推之前基本上是一個接收信號,你有電視信號過來,我就接收了以后把它顯示出來就完了,它只是一個接收,解碼、顯示這個簡單功能。如果我們把它跟計算機類比的話,這個相當于以前的單板機,作為一個單向控制,單向控制,就像我們在生產線上,流水線上做一個流水線的控制,這個以前叫單板機。
從酷開電視推出以后,它就是嚴格意義上是多功能,有操作系統的真正意義上的電腦了。因為酷開電視首先有一個CPU,是要有操作系統。我們用linux操作系統自己來開發的一個產品,是進行多任務管理。比如說電視信號進來以后能夠顯示,你要唱歌,你要卡拉OK,你要在互聯網下載RM格式也可以播放,所有這些以前傳統有線電視解決不了的,必須有一個強大功能的CPU,有一個操作系統來進行管理,所以實際上這個產品已經是革命性的已經融合了3C的雛形產品。
我們講3C產品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我們以前互聯網公司都想一步都到,實際上是不能一步到的,要分步驟來實現的。我們酷開電視已經推了好多年,到現在為止還是全球第一家這樣的,把唱歌,放RM這些互聯網的東西都可以放在上面。另外為這個,我們還有一個酷開網提供內容,這些都是一種完完全全創新,創維這么多年來成長歷程,發展歷程都是靠技術引導,這樣能夠成長起來的。
我們技術創新究竟是什么呢?創維整體思路就是,一定要解決消費者問題,像我們的創新不是從研究所、實驗室來的,我們是在調研消費者他有什么問題,你需要我解決什么問題,從這個角度我們再去定義技術,所以我們是反過來的,不是是先有了這個技術,把這個技術移植過來做成產品。我們所有產品都是創維第一家提出來要做這個東西,這種技術要解決什么問題,然后再找有關方面,能夠把這些技術整合在一起,整合在一起還要加上我們自身的力量一起來把這個做成產品。
我們的技術創新是源于市場,但是高于市場,從市場開始,從消費者需求開始,但是我們往往能夠提供給他們一個超出他們想象的一些功能的產品。所以這是我們的技術研發和或者我們講技術創新的基本思路,一直堅持會是這樣的。
主持人:最近比較熱的也是互聯網電視,從更大的范圍來說,互聯網和有線電視網其實也是走向融合,您剛才也提到3C融合。您覺得未來幾年,中國家電產品,特別是彩電,會往哪個方向發展?
張學斌:我想,融合肯定是一個大的方向,因為融合以后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便利。我們在家里面,大家覺得很不方便,我有一條電線進來,有線電視一條線,電視的可能要裝寬帶,或者ADSL,有線的可以上網。對我們來講,最終讓消費者買單的,實在是一種浪費。
由于這個網不融合,所以3C就很難融合,三網不融合,3C比較難融合的。現在從3C開始先想辦法把它部分融合,然后推動這個網絡可能最終走向融合,這是一種大的技術趨勢,但是這里面已經繼承的有了部門的利益問題,像中國本身就是有部門的利益問題,但我相信市場這種發展和變化,市場的力量是最終的力量,我認為最終還是市場的力量,最終還會走向融合。
比如我們互聯網電視,電視以后是什么?它是一個家庭的娛樂終端,因為它不是一個電腦,我們說是個人娛樂終端,這是一個家庭在一起的娛樂終端,家庭娛樂和個人娛樂是不一樣的,以后還會沿著家庭娛樂終端這個方向發展,不斷擴充功能。從產業來看,由于數字化以后,帶來巨大變化。我們說信息化改變了整個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世界。信息化的基礎,真正講我們叫數字化,由于數字化以后,使得彩電本身不僅僅是一個節能的娛樂終端,它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情況。由于互聯網電視植入以后,每一臺電視可以講有了一個獨立的IP地址,未來可以做很多很多的服務,或者說有很多產品可以在上面走的。
所以我相信,互聯網電視一定是方向,互聯網電視興起以后,一定會使得整個產業空間發生巨大變化,那么它的內容提供,或者說服務會形成一個龐大的市場需求。就像我們手機,手機最早是干什么,就是通話,有了通話以后,有網絡游戲,可以上網,可以發短信,增值的東西都出來了。有了互聯網電視出來以后,我相信會有很多增值服務,和內容提供,會創造非常多的機會,這個既是為產業提供機會,也會為這些硬件廠家,或者終端設備廠家提供了非常好的發展機會。我們認為現在這個產業剛剛開始,有非常大的空間可以去發展。
主持人:這兩年,深圳和珠三角聚合了很多技術和可能性,包括山寨機。電視也是如此,在珠三角應該有很多新的創新出現,您能否談談珠三角這邊在彩電產業鏈方面的合作呢?
張學斌:珠三角地區,如果從硬件來看,硬件的產業鏈我相信在華南地區會完善起來。這個產業鏈會形成一個在平板時代非常有競爭力的區域。比如現在缺的屏,我相信不久將來廣東會出現屏的制造。不光是屏,我們看到這個產業鏈里面現在分得越來越細,越來越專業化。現在做玻璃,此外還有背光,背光以后現在又有一個新的發展是LED。這些在廣東珠三角地方已經形成龐大產業群,原來講LED的企業深圳有多少?五六百家,做LED的,做光的。我們也預期未來方向背光一定是LED的天下,像這個產業鏈本身已經非常完整。也就是說從產業硬件來看,光珠三角地區,我相信未來還會成為全國的一個產業的一個中心,是有很多機會的。
第二,從內容和服務來看,廣東省一直在推數字家庭概念,也是給了很多政策扶持指導。也有很多新的技術在廣東,比方說傳輸的,比方我們高清傳輸的新的技術標準,我們行業里面叫HDMI這種傳輸技術,要快四倍,而且是雙向的,這個技術已經在廣東。我相信產業鏈的硬件,在提供內容服務,還有有新的商業模式創新,因為珠三角還是具有它的優勢的,在互聯網這一方面,像在深圳,以深圳為例就有很多很優秀的企業,有很多資源,包括騰訊,迅雷等等,這個地方是不乏創新的這些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