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可能成為等離子的墳墓
對于新興市場何以不喜歡等離子產品,業界給出的解釋主要包括技術上的和市場營銷上的兩個方面。
在技術上,包括國內市場在內的新興市場往往不屬于發達市場。同時這些市場的人口壓力巨大:可以拿中國和印度做例子。這兩個因素導致,這些國家對中小尺寸的偏好很強。因為消除性能的產品不僅價格更低廉,同時也更適合較小的房間尺寸。這些情況與美國和歐洲正好相反——那里的消費者不僅有錢,而且更有大房子。房子小的問題也出現在日本,所以在那里液晶產品在平板電視中的占有比例要高于美國和歐洲市場。
此外,新興市場消費者往往購買平板產品需要用上幾個月的積蓄。這使得這些消費者的購買選擇更加慎重。那些具有更高性能參數的產品格外受到歡迎,例如高分辨率的產品。這樣的情況在發達國家市場,例如美國和歐洲也存在著。
而等離子產品的一個重要技術障礙就是像素點很難做的很小。這就導致了兩個結果,等離子電視分辨率總是落在液晶產品后面,而其尺寸主要集中在大尺寸上,在07年,雖然32英寸等離子已經登陸國內市場,但是他們只能體統“標清”的清晰度水平,這與目前主導市場的高清潮流不相吻合。因此,分析認為目前標清的32英寸等離子不可能成為主流產品。
對于這一點,松下07年的銷售情況是最好的佐證。松下財務董事上野山實表示PDP等離子電視由于“全高清”機型投放市場較晚,上半財年(4~9月)銷量比計劃少50萬臺左右。本季度(10~12月)由于07年9月起全高清普及機型開始供貨,銷量“按計劃完成”。雖然第四季度有望挽回上半財年沒完成的計劃,但預計銷量會低于500萬臺。——分辨率對產品銷量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在新興市場,市場營銷對等離子產品未來“前途”的影響要大于以上技術性的因素。其中,中國市場是最好的例子。看看大街小巷的廣告,液晶占據絕大多數。各種媒體的資訊液晶也占據絕大多數。賣場中的產品液晶更是占據絕大多數。
所話說“人多力量大”。液晶對戰等離子,在國內市場的群毆局面必然造成等離子聲音的越來越小。07年,液晶比等離子更傷眼的結論,無疑是把液晶幾乎逼到了“眼睛殺手”的門檻上,但是其對等離子市場的改觀作用卻幾乎為零。這說明,單獨的宣傳肯定干不過一群人的“眾口鑠金”——更何況液晶電視真的傷眼嗎?有網友這樣評論這個問題:那么多人用液晶的手機、液晶的筆記本電腦、液晶的顯示器,以及液晶的電視機,誰聽說過由于用液晶而造成眼睛傷害的呢?
等離子在國內市場面臨的尷尬決不僅僅是等離子產品一兩個參數低,或者是等離子產品尺寸線不全,以及等離子產品宣傳不足的問題,而是等離子產品產業支持不足的問題。
國內平板市場,以等離子為核心的企業僅僅是松下一家——孤掌難鳴啊!伴隨著07年日立開始推行42英寸的液晶產品,松下則更加孤獨。但是松下也并非不識時務,07年松下也推出了其首款大尺寸液晶電視,37英寸的液晶電視產品。同時,在對松下未來液晶八代線的目標市場的分析中,誰又能否認松下在未來在中國等市場主要推行液晶產品的可能呢?
08年奧運會的召開,使得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全球市場,對高清電視的需求都會得到極大地提升。這也被認為是等離子翻身的好機會。不過也有人擔心,06年松下等離子和夏普液晶的互比案、07年的液晶傷眼案,都救不了等離子的市,08奧運會也會對等離子市場幫助不大。分析認為,尚若08年北京奧運會這美好的機會等離子電視都不能翻身,那么松下等離子電視也就只有“退市”一條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