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表現疲軟,等離子進入衰退期
去年下半年,一篇題為《松下家電退市成風 等離子何去何從》的文章詳細論述過有關松下等離子電視產品在國內經營的困局。這些困難可能造成的局面就是松下等離子電視機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夭折”。
時隔半年,再次思考這個問題,那些可能導致松下最終不得不放棄等離子國內市場運作的因素非但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增長了許多。在平板電視整體市場急速增長的背景下,等離子產品卻面臨著衰落的局面。甚至,松下與全球范圍內的降價措施,對整個產業的境況也絲毫沒有幫助。
市場表現疲軟,等離子進入衰退期
下面有兩組數據需要提醒注意。首先,據國美電器提供的數據顯示,08年春節期間,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的銷售占比為2.8比7.2,而07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這個比例為3比7。蘇寧電器銷售數字之比是1比9,07年國慶期間則是1.5比8.5。等離子產品對液晶電視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依然在下滑。
另一組數據是,在今年(08年)春節期間,42英寸等離子電視的價格約為8000元,同尺寸液晶電視最低價格則在9000元以上;50英寸等離子電視的價格為1.1萬元,同尺寸液晶電視的價格則在1.6萬元以上。而去年春節期間,42英寸等離子電視的價格約為1000元,50英寸等離子電視的價格為1.7萬元。
統計數據說明,在等離子電視產品全面價格調整,等離子產品對比液晶電視具有部分價格優勢的背景下,等離子產品的銷售情況并未好轉。事實一再地證明等離子產品和液晶電視產品比較,二者產生市場差異的原因不僅僅與價格有關。
據賽迪顧問統計顯示,2007年中國市場共銷售平板電視788.79萬臺,同比增長了122.5%,實現銷售收入662.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70.4%。其中液晶電視市場雖然受液晶面板供應緊缺的影響,但仍取得了120.0%的銷售量增長率和66.1%的銷售額增長率,銷售量 726.33萬臺,銷售額590.82億元,銷售量占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的92.1%,成為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的主力軍。但是等離子則只取得銷售量62.46萬臺,同比增長24.2%,銷售額72.00億元,同比增長1.6%的成績。
從07年全年的等離子銷量來講,其所占平板電視產品的比重僅有7.9%;在銷售額上,受等離子產品以大尺寸產品為主導影響,其銷售額占據整個平板市場的比例略高于其銷量比例,達到9.4%。
而在全球市場,等離子電視的前景也不容樂觀。據市場調研機構Quixel Research公布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07年美國等離子電視的發貨量比2006年增長了5%,但是由于單價的迅速下降,美國市場07年等離子電視的銷售收入從2006年71億美元下降為57億美元,下降幅度為19%。美國市場是等離子電視的最大市場,其一舉一動無疑對全球市場具有重大影響。
針對等離子電視價格下調造成的影響,專家分析,等離子產品銷售額的負增長局面短期不會改觀,而在等離子產品成本未能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等離子產品利潤水平將會出現下跌的局面。據悉,07年全年等離子電視機產品平均價格下降幾乎達到40%,而直到目前等離子企業尚無可以與價格下調抵消的成本降低措施。
分析指出,等離子產品盈利能力上的下降態勢和其銷售金額上的乏力增長說明等離子產品已經提前面臨市場衰退的考驗。這比主要預測機構給出的等離子產業進入衰退期的最早預期09年實際提前了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