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衰退造成等離子產業面臨信心考驗
2008年3月4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先鋒將退出等離子電視面板的生產。據悉先鋒是目前僅次于松下、三星、LG、日立的全球第五大等離子面板供應商,但是在過去的幾年里面先鋒等離子項目一直面臨持續虧損。目前先鋒將對PDP電視業務將進行重大調整,2008年停止PDP的自主生產,今后將從松下電器產業采購PDP面板,只從事 PDP電視的組裝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著名液晶巨頭夏普正是先鋒的控股股東。此前,曾有消息稱,作為世界上唯一只生產等離子電視的企業,先鋒將適時導入液晶電視產品。
事實上,目前僅有松下在建設一條新的等離子屏幕生產線。其它企業,包括三星、LG、日立等均在減少生產線條數。07年,等離子屏產能的增長主要來源于對就有工廠的技術改造。例如韓國企業在就有生產線上進行改造,將六面取升級為八面取技術,進而提高整體產能。
分析認為,等離子企業表現出的在投資上的謹慎,甚至出現下滑的態勢,充分說明業界對等離子產品情景不明朗的擔憂。據悉,在先鋒放棄等離子面板項目消息傳出后,先鋒股票價格上漲了11.2%,這說明投資者均認為先鋒放棄等離子面板業務是明智之舉。
而導致等離子企業對等離子產業前景缺乏信心的除了三星、LG、先鋒等嘗過的虧損,以及等離子市場的增長乏力外,也包括松下的一家獨大局面。
DisplaySearch統計表明:2007年第四季度等離子電視全球總出貨量為400萬臺,環比增長43%,其中松下以39.6%的占有率取得市場第一的寶座,而2007年度也是松下占據頭名。這是松下自2004年首度奪得等離子電視出貨量全球第一后第四年衛冕成功。
另據日本JEITA預測,在中美兩國旺盛需求的拉動下,到2012年全球平板電視飛銷售量將會達到07年的兩倍,達到1.80億臺,其中液晶電視占據著平板電視銷量的絕大部分,從2007年的7480萬臺猛增至2012年的1.55億臺。而等離子電視的銷量將從07年的1140萬臺增加到2012年的2500萬臺。
而此時,以八面取技術計算,松下自身產能可能接近相當于2000萬片42英寸面板;尚若松下部分生產線向十二面取過渡,則松下產能會達到接近2400萬片42英寸面板的天文數量。再加上,三星、LG、日立的保有產能,等離子面板未來產能過剩份額風險很大。
松下一家獨大和產能與市場需求的沖突也是造成等離子從業企業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一。在對先鋒放棄等離子屏業務的分析中,曾經有專家指出,在規模上的欠缺導致的不足以與松下競爭是先鋒選擇放棄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先鋒看來,等離子項目,以自己的實力不具有在未來實現盈利的能力,所以放棄成為最好的選擇。
同樣的擔心也會出現在其它等離子企業:不足以對業界老大松下在產能、技術、成本等諸方面形成威脅的事實,以及包括三星、LG、日立等在液晶方面對松下的巨大優勢都會使其更傾向于加強液晶產業的實力,而不是在等離子項目上和松下狹路相逢。
針對等離子產業的目前的“頹勢”,專家一針見血的指出,“松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松下取得一家獨大之后,其它廠商更愿意選擇以側面迂回的戰術和松下較量,而不是和松下正面交鋒。這一戰術目前已經奏效,在平板業界三星的老大地位不容置疑,其主要依靠的不僅是不錯的等離子出貨量,更包括絕對全球第一的液晶產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