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0日,在青島迎來了2008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SINOCES)。作為國務院批準的全國唯一的消費電子專業國際性博覽會,也是國內唯一與全球最大消費電子展會(CES)進行戰略合作的展會。對于這樣一屆有著歷史和政府背景的消費電子盛會來說,能搶在奧運前期舉行,自然也吸引不少消費電子廠商前來亮相。…詳情>>
每逢節假日,消費者購物熱情都會高漲。作為國家法定節日修改后執行的第一個佳節,消費者的購物熱潮異;鸨錈徜N場面絲毫不差于五一黃金假日,甚至在選購產品熱情方面顯得更為積極。…詳情>>
隨著08北京奧運會的臨近,平板電視成為了眾多消費者觀看奧運賽事直播最有效的工具。在上周,筆者從蘇寧、國美、大中等各大家電賣場發現,為了全面實現平板電視看奧運的目標,眾多民族彩電企業與合資彩電企業都紛紛對產品價格進行調整,以滿足目前大眾消費者對平板電視的全面需求。…詳情>>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給人們帶來不小的壓力,茶余飯后,人們更愿意以多種多樣的消遣方式來放松身心。創維推出的酷系列液晶電視所集合的眾多娛樂功能無疑為家庭娛樂提供了更便捷、高品質的方式!詳情>>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安永成等專家認為,與傳統的模擬機相比,高清電視機有六個明顯的優勢,特別是高清電視一體機,擺脫了收視付費和使用機頂盒的制約,伴隨著高清節目越來越多,中國高清電視一體機進入啟動期!詳情>>
據DisplaySearch指出,今年(2008)全球液晶電視(LCD TV)出貨量預計將超過1億臺,但隨之而來的是市場占有率的激烈競爭,以及增長率的趨緩;而2009年,北美、日本、西歐地區預計將僅剩個位數的增長!詳情>>
經過國際化的磨練,TCL已經今非昔比。07年年中,TCL品牌的含義正式的從“今日中國雄獅”這樣一個更加強調“武技”的闡釋,轉變成“創意感動生活”一個充分具有藝術氣息的“舞藝”般的闡釋。這是一個企業在商海中從“披荊斬棘”到“游刃有余”的轉變,證明著這個企業真正的成熟!詳情>>
液晶電視在全球電視市場上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在2007年,實際產值和出貨量分別占所有電視65%和40%;而到2008年預計其產值和出貨量份額將分別達到74%和50%。但是目前擺在液晶電視產業鏈廠商,尤其是面板廠商和品牌廠商面前的最大問題是,如何讓賦予液晶電視更多的產品附加價值,多方面提升液晶電視觀看質量或感受,以面對因競爭而日益降低的廠商、…詳情>>
目前沒有一家國內企業的液晶電視市場份額超過10%,日韓品牌主導的價格戰讓國內企業陷入困局。統計顯示,2008年1-5月,在LG(樂金)、夏普等日韓品牌液晶電視大幅降價的影響下,創維、海信、TCL等國內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市場份額大幅減少。由于夏普的異軍崛起,索尼開始無限量供應低端產品,三星也適時地采取了價格松動策略,而為了爭奪市場占有率第…詳情>>
近年來,隨著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尺寸平板電視的價格逐漸跌進了消費者能夠接受的范圍。而隨著奧運的臨近,大尺寸平板電視的市場需求不斷攀升,客廳逐漸成為大尺寸平板電視的主戰場,而小屏幕彩電則悄悄退居二線,轉戰臥室等小型居室!詳情>>
市場的殘酷讓國產平板品牌感到的不僅是眼前的陣陣寒意,還有來自更為深層的生存危機。繼中國手機2004年遭遇“滑鐵盧”后,國產消費電子行業上世紀90年代以來依靠成本優勢打造出的“消費電子制造王國”開始塌陷,而這一危機正在彩電領域蔓延。 …詳情>>
走進彩電賣場,選購液晶電視的消費者常?梢月牭筋愃啤安捎120Hz倍頻技術”、“運動畫面無拖尾”等宣傳口號。而隨著奧運的臨近,120Hz彩電也正在悄然成為彩電市場上的一匹黑馬!詳情>>
在消費者的急切需求下,各彩電企業不僅力推大尺寸平板電視,同時還對大尺寸產品價格開始全面促銷,以吸引大眾消費者的眼球。而在大尺寸產品上占有優勢的等離子也開始迎來新的局面,熱銷度只增無減。…詳情>>
隨著平板市場火爆局面的不斷蔓延,激烈的競爭也開始逐步得到體現。在平板電視市場領域,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不僅有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兩種技術產品之間的競爭,更有本土品牌與外資品牌兩大陣營的競爭。而在這樣一種激烈競爭的形勢下,整個平板市場的產品瘋狂促銷、新品全面上市以及全新技術的誕生,無疑是市場上最為關注、最為熱門的話題!詳情>>
芯片是信息產業的基礎與核心,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實力,國外稱其為“生死攸關的工業”和“工業糧食”,美國、日本在電子信息產品領域的霸主地位,正是由于他們掌握并壟斷著核心的軟件、集成電路和關鍵元器件設計與生產…詳情>>
索尼集團上周發布了2008至2010財年企業戰略,其中提及,索尼將采取一系列成本削減的措施,大力提升電視業務的運營,使該業務在2009年3月31日結束的2008財年中獲得贏利。而追溯索尼集團此前的業績報告可以發現…詳情>>
國家“三包”規定中,售后服務計算時間以購機發票時間為準,但是由于送貨時間通常要延遲幾天,消費者真正看到并使用產品的時間往往要比購機時間晚,也就是說,消費者真正享有“三包”服務的時間通常會縮短,因此而導致的消費糾紛不斷發生。…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