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渠道整合還會繼續
網易財經:您剛才一直提到了渠道,在整個家電銷售環里面,最重要的渠道就是家電連鎖賣場。在2007年,家電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國美收購了大中,結束了以前四強爭霸的格局,您認為這對于2008年的家電市場的影響有多大?
張學斌:渠道品牌,不像制造品牌。制造品牌是很早就開放了。我們知道分銷渠道的開放是比較晚的,因此,應該說渠道品牌形成全國性品牌要晚于制造品牌,現在還在形成之中。
不僅僅是家電,我們其他的渠道。比如說家裝、建材,很多的渠道,現在沒有形成真正的渠道品牌。但是最終來講,一定會形成按照專業化的渠道品牌出現。今天沒有出現,并不意味著以后不出現,一定會出現。這是一種競爭的必然,或者說一種規律。全國性渠道的出現,會帶來規模的效益,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升,它會使整個產業鏈、包括消費者大家共同受益。
渠道本身也會面臨挑戰,它有新的渠道會出現。這種競爭的格局,最終會達到整個產業鏈、生物鏈上各個環節能夠和諧的共處。但是這個過程之中,從長遠來講,一定能達到相對的平衡。所以我們認為渠道的整合還會繼續。渠道整合以后,它會使得渠道的效率得到真正的提升。因為它會使得競爭趨于理性。如果競爭非理性狀態,帶來最終的影響是整個產業的,最終受影響的還是消費者。
網易財經:在上周蘇寧舉行的連鎖論壇上,創維彩電事業部總裁楊東文先生提到,目前家電連鎖的單店效益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您認為現在在家電連鎖渠道發展過程里面,目前還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呢?
張學斌:每個產業都會有自己的問題,連鎖也會有它們自身的問題。我們不好評價。但是從我們旁觀或者合作過程中看到,由于前面我所提到的家電品牌或者渠道本身,相對于制造來講要晚一些。因此這個過程中,肯定需要有完善的地方。比方單店效益需要提升,這個是顯而易見的。
比方,以前國美沒有整合永樂、大中之前,國美這邊開個店,對面一點有一個大中的店,旁邊有一個永樂的店,實際上幾家都投入了很大的資源,去分享優先的市場。如果整合以后,我相信店面會有一些調整,這樣調整以后,單店的效益可以得到提升。
由于目前連鎖發展擴張非常快,就面臨著是不是你的系統能夠真正的復制。如果說你這個系統是非常完善的,復制以后,它的效力不會得到減弱或者下降。
再一個就是你的人才。擴張以后,需要大量的人才。如果人才跟不上的話,單店的效益也會下降。因此我們認為,這方面還都有提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