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未來還會大幅增長
網易財經:創維2月電視機銷量同比下跌24.3%,其中在中國巿場的電視機銷量下跌42.4%,在海外市場的電視機銷量大幅上升215.6%。是什么原因造成在國內下跌而在海外市場大漲的?
張學斌:今年春節的時間比往年旺季少了不少時間,去年是二十幾日過春節,今年二月初就是春節。春節以后,傳統來說是非常淡的季節。第二個就是雪災,這個大家不難理解。大家可能比較關注,海外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增長。
關于海外市場,我相信未來幾年我們增長可能比它還要高。原因就是我前面講的,曾經我們連續八年在國內出口做到第一,以后在連續好幾年都在徘徊,都是在一個水平上徘徊,甚至出現了一定的下降。原因是我們在做調整,海外我們的策略做了調整。
以前我們的海外策略主要以短期的盈利為目標開展。也就是說,我們基本上用一種做生意的方式做海外的業務。
網易財經:就是當成投機業務?
張學斌:比較投機。比如說我跟您談,你是哪個客戶。如果說我能賺錢,你有要求,我也做。大單、小單都做。這樣對短期來講,它是可以使你的盈利比較好。因為小客戶出的價錢好一些,要求也低一些。但是,它帶來的問題是,當你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你的增長會面臨瓶頸。因為它本身的能力就決定了你的能力。
海外如何能夠既健康、持續不斷的發展?我們發現原來的指導思想或者是經營思路是有問題的,我們經營策略是有問題的。因此我們做了調整。調整到,一定要做主流市場,一定要做主流品牌。小品牌,小的客戶,我們要砍掉。
第二,原來我們做比較低端的產品,要往高端發展。因此在調整過程中,就很痛苦。調整的時候,你肯定要舍棄了一些市場,但是你的新市場沒有培育出來。所以這個下降是很自然的。但是一旦你準備就緒了,增長也是一種必然。想不增長,都很難。所以,它一定會有增長。
我們相信,在未來海外,還會有一個比較良好的表現。
網易財經:雖然很多大公司在實施跨國戰略,然而需求的本地化讓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在有些國家,全球化的產品和服務往往需要采用定制化的方式,創維在海外發展會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呢?
張學斌:如果你把一個大區域、國家看成一個客戶的話,基本上都是定制。因為它每個地方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它所采用的技術標準甚至都不一樣。比如日本市場、美國市場、歐洲市場,標準都不一樣。你肯定需要去特殊設計的。
即使在一個市場里面,你不可能全部市場都要占。尤其對中國市場來講,尤其從分眾市場開始,集成自己的資源,把分眾化做好。你一定要做一些定制的產品。
網易財經:每個市場都有特殊的要求。
張學斌:對。
網易財經:剛才您也提到,在美國向分眾發展。中國現在也是從大眾向分眾消費者趨勢發展。您覺得家電企業的突圍之路在哪里呢?
張學斌:家電企業的競爭非常的激烈,可以用殘酷來形容。是非常殘酷的競爭。家電的突圍,我覺得最根本的在這幾個方面。
第一,產品。消費者買你的產品,所能給他帶來的一種價值。或者你給消費者帶來的什么東西,這是最終你能不能勝出的根本一點。消費者愿意為你的產品花錢,是因為你的產品能夠滿足他的一種需求。你對消費者需且的把握和理解。在這個方面,如果在中國市場來講,中國的企業是具備一定優勢的,在這方面可以取得競爭的優勢。
第二,你要有一個好的渠道。有好的產品,首先你要消費者見得到。在這里面,要和不同的渠道建立真正的伙伴,而且是一種戰略伙伴的關系。因為我們社會是有分工的,制造關鍵是把符合消費者需要的產品,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制出來。這是制造業我們可以做的。渠道現在也是處在一個變革時期,我相信還會有一些新渠道的出現。如何和渠道建立起一種真正的戰略關系?或者你如何有選擇性的和渠道建立一種戰略關系,這也很重要。
以最快的速度能夠把產品送到消費者面前,這是靠中心渠道的力量。中國本土市場來講,我們可以在這方面取得突破。
第三,和消費者的溝通。中國的企業也是具備優勢的。如何使你的產品,你的功能,你的價值讓消費者得到認同,這種溝通方式,應該說也是中國企業可以形成自己優勢的一些點。
網易財經:為了使自己的產品更快的讓消費者看到,創維推出了雙贏項目模式?您認為這種模式的意義在哪里呢?
張學斌:雙贏項目模式,實際上是渠道變革過程中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在某一個模式完全沒有解決這種問題之前,它是相互互補的,通過這兩種模式的結合,使我們所希望的效果能夠達到。
網易財經:這跟以前的營銷模式本質上有什么不同呢?
張學斌:它是一種變革。我想營銷模式會隨著市場的變化,隨著渠道的變化而變化的。當然它會有一些差異,如果說完全一樣,我們不會那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