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國的金融風暴席卷全球。隨著虛擬經濟日益陷入被動自救之中,全球實體經濟已不能幸免于難。最先遭受沖擊的是那些還沒有足夠的時間積累起“過冬儲備”的新興產業。包括互聯網、高新技術以及高清播放器這樣的消費電子產業均難免面臨市場停頓和金融信貸壓力增大的局面。…詳情>>
從整個十月平板電視銷售情況來看,在強力的價格攻勢之下,康佳、TCL、廈華、海信、長虹、創維等彩電企業,完全超越了外資品牌在彩電領域的統治力。同時,作為傳統的家電促銷月,國產品牌在產品價格下降的同時,推出的各種不同方式的禮品贈送活動,也使得消費者在選購中更加青睞國產品牌,在整體銷量上遙遙領先部分外資品牌,逐步成為平板領域的核…詳情>>
海信則不同,其創新的周期明顯長于同業者,起步期在同行之前,收效期則更是遠在創新成功之后的未來市場。這種創新是“先勝而后戰”的創新,是強調“不戰而勝”的創新,是戰略性而非戰術性的創新。因此,這種創新能夠給海信帶來持續的活力,并注入品牌持久的市場領先能力,令這家出身并不顯赫的“無線電小作坊”在幾十年后成長為“中國電子產業的…詳情>>
近日,有媒體針對國內農村地區正如火如荼展開的“家電下鄉”活動撰文報道,聲稱家電下鄉、特別是彩電下鄉工程應該打破設立價格底線,和主要采用國內品牌、大企業產品的格局。這種看法,在筆者看來,未免有些沒有搞懂“家電下鄉”的性質的嫌疑。…詳情>>
對于2008年平板彩電市場來說,是普及和增長速度最為快速的一年,同時也是數字電視一體機迅速崛起的一年。在奧運會的全面帶動下,各大品牌廠商為了搶先在高清數字電視市場占據領導地位,都紛紛針對主流平板市場推出一體機產品,從而也致使平板電視進入了全新的數字化時代。…詳情>>
在索尼和松下等日系企業平板電視市場業績不佳的情況下,以TCL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卻取得了驕人的盈利業績,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思考。業內人士分析,這正是過去兩年來,中國平板電視企業專注于產品品質開發和價值戰略的結果。…詳情>>
伴隨著平板彩電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平板電視越來越趨向于大屏幕發展方向。眾多彩電企業在大屏幕彩電市場前景樂觀的優秀表現下,紛紛針對主流市場推出多款廉價實惠大屏幕平板電視,以滿足大眾消費者對大尺寸電視的需求。從而也全面加速了大屏幕平板電視的普及速度。…詳情>>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平板市場國內彩電品牌在經過了長達一年的沉寂之后再次爆發出市場主導者的活力。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十一期間以至整個08財年上半年,國內彩電企業在產品銷量、利潤額等關鍵經營數據上均出現超過一倍以上的增長,其增長幅度不僅超越了去年同期水平,更是位于此前一直占據市場主動地位的外資品牌的增長速度之上。…詳情>>
2005年6月,海信成功研發出我國第一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產業化的數字視頻處理芯片——信芯,從而結束了我國年產7000萬臺彩電而無“中國芯”的歷史;2007年9月,中國彩電業第一條液晶模組生產線在海信建成投產;2008年7月,海信完全自主研發全球最薄的42寸LED液晶電視TLM42T08GP批量上市…詳情>>
奧維咨詢(AVC)數據顯示,2008年國慶黃金周期間(9月29日-10月5日),國內市場平板電視共實現零售118.7萬臺,其中液晶電視零售102.9萬臺,同比去年增長30.3%,等離子零售量15.8萬臺,同比去年增長31.86%。…詳情>>
奧維咨詢的推總數據顯示,2008年1-9月液晶電視實現零售總量達到780萬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4.2%,并追平了2007年全年的零售總規模;液晶電視的零售額達到57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6.9%。液晶電視的迅速發展,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的驅動力:一是行業平均價格在快速下滑,刺激了消費需求。…詳情>>
海信三十多年的發展,海信執著于技術創新和質量追求,提出了海信的創新理念和質量軍規,明確了技術創新是產品質量的根本。1995年,海信電器公司通過國際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1年,在中國質量協會組織的“全國質量管理獎”評選活動中,海信成為獲得該項殊榮的五家企業之一。…詳情>>
創維還在“補課”。坦率地說,我們以前發展非常快,市場成長也非常快,有很多問題沒有發現,或者說問題都被掩蓋了。但是市場環境一旦惡劣之后就感覺到處都是千瘡百孔,我所定義的“補課”主要是兩個方面,首先是對產業做了相應調整。…詳情>>
從十一黃金周家電賣場促銷情況來看,康佳47英寸液晶電視已經跌破7000元,眾多外資品牌47英寸液晶也跌破8000元,達到了去年部分32英寸液晶電視的售價,這無疑加快了大屏幕平板電視的普及速度。…詳情>>
中國電子商會中國家電市場聯合調研課題組,國美電器、永樂電器、大中電器,對中國平板電視消費需求狀況進行跟蹤調研,以準確分析把握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競爭態勢以及未來平板電視發展趨勢。以2008年平板電視市場調研為基礎,發布《2008年-2009年中國平板電視消費白皮書》。…詳情>>
由于連年虧損,全球第四大等離子面板制造商——日本日立公司前不久宣布將減少等離子面板產量。加上此前淡出等離子市場的索尼、東芝、先鋒和LG,日、韓系品牌形成了集體逃離等離子之勢。同時,長虹投資60億元的等離子面板即將量產,一批國產平板巨頭紛紛挺進等離子市場。…詳情>>
這個季節的電子消費市場沉浸在一個冬天里,國內的市場還不明顯,但是隨著外需回落,金融危機已經沖擊到了消費領域。面臨這個冬天,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民族品牌將何去何從?從危機中萎縮還是抓住機遇迎頭直上,昨天記者在高交會新聞中心采訪了創維總裁張學斌,聽他講述金融危機下民族品牌的機遇。…詳情>>
據相關資料統計,由于9月份促銷力度大,新品上市迅速,國產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開始出現明顯回升,市場份額大幅度增加;而以海信、長虹、康佳為主的國產品牌零售量份額在九月期間增長了3%-5%,海信平板電視以13.38%的占有率高居第一位、創維以10.1%居第二,成為了九月彩電市場的絕對主力品牌。…詳情>>
1989年,長虹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降價,發起彩電史上第一次價格戰,這次降價的50天后,國家出臺了彩電降價政策,國產彩電擺脫了計劃經濟的陰影,企業取得了對自己產品營銷的主動權。這也是國產品牌尋找自身價格定位,形成自身市場定位的起步。…詳情>>
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慶,這對于很多廠商而言也是一座里程碑式慶典,也正式有了改革開放,才成就了很多民族產業的開端,開創了民族企業百花齊放的局面。盛世之下,我們無形中又一次完成了價值提升,而且無窮的精神力量融入企業的文化之中,必將會加速他們蛻變腳步,完成積累過程的最后一塊拼圖。…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