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各行各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彩電行業經歷了由弱到強、由“制造作坊”到“中國制造”再到“中國跨越”的一次次飛躍,而海信的發展史正是這一發展歷程的很好見證。
請看記者對海信電視發展軌跡的跟蹤報道。
質量不能使企業一榮俱榮,卻可以讓企業一損俱損。
用戶是質量的唯一裁判。
技術創新是產品質量的根本。
善待供應商就是善待自己。
要有好的產品質量,先得保證人的質量。
創新是重要的,但絕對不能以創新為由改變質量標準和傳統實用的方法。
質量是財務指標的紅綠燈。
……
這是海信多年來一致恪守的質量管理箴言,它涵蓋了海信對質量的認識、原則和做法。正是始終堅守“質量是企業生命”的信念,海信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見證了改革開放30年來的成就和輝煌,書寫了中國民族品牌自強不息的輝煌篇章。
就是在這樣的質量管理箴言的指導下,海信成為率先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家電企業,并曾在2001年獲得了全國質量管理大獎,獲得此大獎的企業全國僅有5家。海信電視連續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并多次榮獲全國質量信得過產品”、“全國質量服務消費者滿意企業”等。
第一篇:高質量打造出的中國名牌
一、“自曝家丑”激發出的高質量理念
百年大計,質量為本一個企業的產品質量既能決定企業的命運,又能代表企業的品德。“質量”是企業生存的必要條件,也是海信經營管理不容突破的底線。海信三十多年的發展,每一步都印證了對質量的重視和技術創新的卓越。
時光回溯到1976年10月,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結束了。中國工業生產就象被壓抑的彈簧,一下子迸發出巨大的生機與活力。
同年9月,在海信集團前身的青島無線電二廠,9英寸全塑晶體管黑白電視機研制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11月,12英寸木塑結構晶體管電視機試制成功,技術性能達到國家標準。
有一個案例多年來經常被海信提起,它也直接引發了海信“高質量”經營理念的確立。
那是1977年春天,在廣州舉行的全國第一屆電視機質量評比表彰會上,原青島無線電二廠生產的第一代電視機——青島12寸電子管黑白電視機并不是堂堂正正的作為獲獎產品在展廳展出,而是作為質量低劣的典型擱置在展廳最顯眼的地方“示眾”。原來那臺電視機在進行過震動試驗后,能夠分離的部件幾乎全部脫落,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最丑陋、最壞的典型。
在挫折面前,海信人沒有氣餒,而是把廣州展廳搬回了海信電器公司電視車間,讓全體員工分享這種羞愧、難堪……,從而在員工思想上產生一種強大的沖擊波,把員工天長日久積淀下來的那種滿足、保守、不求高質量、只求過得去的小生產意識的陋習剝掉,強烈的質量及創新意識得到樹立和強化。廣州展廳的情景,成為一種反作用力,激勵大家不斷拼搏、奮進。1979年,在全國第二屆電諷機評比中,12寸電視機獲國家二等獎,為山東爭得了第一塊獎牌,海信人終于洗掉了羊城之辱。此后,通過制定“快四步戰略”,使青島牌電視機成為全國唯一實現國優“四連冠、五項國際金獎”的產品,并獲系列殊榮,達到了青島牌電視機成為中國名牌產品的夙愿。從此,確立了質量是企業生命的信念。
海信三十多年的發展,海信執著于技術創新和質量追求,提出了海信的創新理念和質量軍規,明確了技術創新是產品質量的根本。1995年,海信電器公司通過國際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1年,在中國質量協會組織的“全國質量管理獎”評選活動中,海信成為獲得該項殊榮的五家企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