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指出,這臺代號“Zeta”的新機,具備了四核處理器,4.5吋720p HD屏幕,前方130萬像素視頻鏡頭與800萬像素攝影鏡頭,搭配雙LED閃光燈。 …詳情>>
據北京商報11月16日報導,市場份額持續下滑的黑莓近來再受打擊。繼服務器出現故障受到多數用戶抨擊后,近日,谷歌宣布,將在本月底停止對黑莓智能手機提供Gmail應用支持。 …詳情>>
盛揚半導體(HOLTEK)于2011年10月20日在深圳舉辦了“2011年新產品發表會”,推出包括32位Flash單片機、觸控IC、照明LED驅動器、BLDC馬達等諸多新品。 …詳情>>
2012年韓國高階手機市場,預計將全面改用4G LTE智能手機。韓國電信業者預測2012年開始,所有在韓國上市的新型智能手機生產線將以LTE機為主,據傳韓國手機制造商也紛紛摩拳擦掌,打算以LTE手機搶攻市場。 …詳情>>
日本松下公司就宣布,他們針對企業所設計的平板計算機,就具備了“抗摔性強”與“防水防塵”兩大特點,還號稱特別適合在施工現場等戶外環境下使用。 …詳情>>
2011年11月16日,2011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下稱“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本屆高交會為期6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蔣樹聲與國家相關部委領導出席了開幕式…詳情>>
宏正集團(ATEN)旗下的消費性電子品牌IOGEAR ,近日發表內建多點式觸控板的一對多藍牙鍵盤GKM611BW5 ,只需簡單的設定即可長距離操作多達6臺藍牙設備,如筆電、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PDA、家庭劇院PC、游戲機等行動裝置,并可在設備間快速切換!詳情>>
11月16日,被譽為“中國科技第一展”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召開。長虹“智慧家庭”作為國家發改委主導的國家高新技術重大成果正式亮相,受到業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詳情>>
市場調研公司Digitimes Research高級分析師詹姆斯·王(James Wang)表示,明年全球品牌平板電腦出貨量將達到9510萬臺,同比增長60%。 …詳情>>
今日,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本屆高交會上,國內視頻會議領軍企業視高(Seegle)發布了首款手機視頻會議系統(展位號:一號館深圳展團1449B、1450B),在中國第一次開啟移動視頻會議商用之旅,大大拓展了視頻會議的應用范圍,有望引領行業未來潮流。…詳情>>
DM-RMC-SCALER-C可以轉換任何視頻信號與本地顯示器相兼容,是單個高清顯示視頻分配或者視頻墻的理想解決方案!詳情>>
“物聯網"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并有望于近期發布!痹谌涨芭e行的“2011年物聯網產業發展論壇”上,工信部科技司稱,“十二五”期間,發展物聯網主要鎖定七項任務,包括大力攻克核心技術、加快構建標準體系、合理規劃區域布局、著力培育骨干企業、協調推進產業發展、積極開展應用示范和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詳情>>
Pixcir 2009年, 成為全球第一家得到微軟Win7認證的公司,在大尺寸應用方案上的成功之后,目前全面將技術導入到手機等小尺寸觸控產品應用端上。 …詳情>>
2011年,智能電視的大規模上市,似乎向人們宣告著智能時代已經真正來臨,無論是長虹、海信等國內品牌,還是三星、LG等外資企業,都推出自己的智能產品競相逐鹿。其中,長虹打造“中國軒轅”智能系統,成功布局三網融合,立足智慧終端,不僅推動了智能電視上下游產業鏈的延伸…詳情>>
作為一款時尚多媒體大屏PDA手機,凱利通F168可謂面面俱到,出類拔萃。圓潤一體化外觀,13.5mm纖薄機身,卻蘊藏大智慧,而凱利通倡導“易智能”的概念,在F168身上得到很好體現。所謂“易智能”(凱利通在其它智能手機基礎上,優化了產品軟件和界面),猶如F168,3.2英寸大屏PDA,操作有如智能手機般簡單、方便、靈敏,從而帶來良好的用戶感官體驗。…詳情>>
新華網科威特11月13日電,中國海信集團13日在科威特舉行品牌發布會,標志著海信家電正式進入科威特市場。在品牌發布會上,海信集團通過宣傳片等向現場嘉賓介紹了公司成立以來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品牌建設、科研成果以及公司推出的最新產品!詳情>>
僅僅就在兩個月前,大家還都在批評“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的開展時間已過一年,但無論是管理體制上還是業務雙向進入上均沒有取得實質突破。”,甚至不乏還有“夭折論”等種種非議。而近兩周,貌似正在入冬的三網融合,卻連續被點火供暖!詳情>>
4月11日,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上,就加征關稅對公司業績影響、盈利增長點、汽車
近日,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線上會議介紹了公司近期經營情況,并回答了投資者關心的 新一輪
近日,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上介紹了公司自主研發的“山隱大模型”、AI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