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實行多年的“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的鋪天蓋地宣傳,僅限于北京地區的節能補貼優惠顯然并沒有多少人關心,甚至于包括很多北京的消費者都不知道這回事。
北京消費者參加“以舊換新”購買節能高效家電產品,除能享受家電以舊換新補貼外,還能享受最高為300元的節能補貼。昨天,市商務委、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節能環保中心聯合宣布,北京市高效節能家電產品促銷試點工作啟動,向購買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范圍中能效標識為一級或二級節能家電產品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財政補貼。
近日有消息傳出,國家除了可能再度啟動對升級空調節能產品的補貼,節能補貼的范圍將有望涵蓋全部家電領域。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識管理中心的有關人士表示,政策實施的思路是,通過幾年的時間,根據高效節能產品市場份額的變化,進行財政補貼,推廣高效節能產品。補貼對象是購買高效節能產品的用戶,企業作為推廣的主體,按正常銷售價格減去財政補助后的價格作為銷售價。
家電企業的新動力
這個消息對于目前的廠商,吸引力不少。受益“家電下鄉”最大的海爾、海信、美的等企業,在家電下鄉政策結束的消息傳出后,股價都應聲下跌,很是波動了一會。
年底臨近元旦黃金周、還有更近的圣誕節加上稍后的春節,節日接踵而至正是家電傳統促銷期,突然遭遇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兩大政策退出的消息,不少廠商大呼吃不消。
隨著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等激勵政策退出進入“倒計時”,這時候突然冒出的“節能補貼”有望擴大到全部家點,對緊接著的家電促銷熱潮顯然很是個驚喜。尤其對于冬天到來市場下滑的空調企業更是如同一支強心劑,因此被家電企業們寄予厚望也是在情理之中。
補貼出臺有利于產業升級
智能電視、變頻空調、超薄電磁爐……對于家電屆而言,永遠不缺賣點。而在各種家電產品中,經常可見共同的賣點,那就是節能環保。
不過無論是什么獨家技術、還是行業高新科技,對于國內家電消費者而言,最受關注的因素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價格。不管是外觀上的改進、新技術的采用、優秀的工業設計等等,所帶來的結果就是價格的“提升”,節能也不例外。
在目前的家電市場,節能產品的推廣最大的阻礙之一就是價格。以同一品牌的一臺1匹空調為例,普通4級能效產品價格兩千左右甚至不到兩千,而一級能效起碼超過3千甚至4千以上,這對于價格敏感的用戶顯然是一筆不小的負擔,而“節能”自然也喪失了他的吸引力。
正式因為這個原因,雖然國家大力推行和提倡節能環保、倡導使用更新節能家電,但是市面上依舊存在大量能效比較低的老舊技術產品,往往正式因為其價格低廉。
而節能補貼的全面推廣,國家對節能技術的產品通過政策支持資金補貼的方式,將有利于降低節能產品的價格,對于消費者而言更容易接受。
而對于相關企業而言,節能產品的銷量增長將讓相關企業主動更新老舊產品線,對于企業技術升級改造,加大節能產品發展速度和提高節能產品比重,淘汰能效低下的產品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從而最終實現產業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