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場掃描”與“倍速驅動”技術的區別
經過上述的介紹之后,您是否對倍速驅動技術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了呢?
而對于等離子電視來說很多消費者會看到400Hz/480Hz/550Hz/600Hz子場掃描的標識,從數字上來看要比之前提到的液晶電視的100Hz/120Hz/200Hz/240Hz震撼很多,他們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技術參數呢?
我們可以很明確的說“不是!”在去年全球等離子巨頭松下推出的2008年VIERA等離子產品線中,就出現了400/480Hz子場掃描技術的描述,而今年2009新品又出現了550Hz/600Hz,這也讓很多人將它和液晶的倍速驅動技術畫上了等號,但究其實質,松下的子場掃描技術和液晶電視的倍速驅動技術則有著天壤之別。
子場掃描技術是指顯示圖像時,驅動等離子面板時每秒鐘的電流脈沖次數。這是因為等離子電視是通過控制電流讓其像素結構中等離子體激發面板上的熒光粉發光,當脈沖電流的頻率增加后,相當于單位時間內圖像的刷新率也增加了,等離子的發光亮度等指標也會隨之提升。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等離子的400/480Hz子場掃描技術并沒有涉及到ME/MC技術,和液晶的倍速驅動技術并沒有任何可比性。但通過前文描述我們也能發現等離子的發光過程非常接近CRT顯像管電視,因此這也是等離子顯示動態圖像時不易產生拖尾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