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促旺季,又是一個購買家電高峰時期。有不少朋友發來消息咨詢到底該如何選購合適的機型,但是筆者發現有一部分問題都集中的涉及到了平板電視的“倍速驅動”問題,說“如今很多電視產品都貼出了100Hz、120Hz、200Hz、甚至600Hz子場掃描等等技術指標來吸引顧客目光,到底什么是倍速技術?100Hz/120Hz/200Hz有什么區別?液晶電視的倍速驅動技術和等離子電視的子場掃描技術是一回事嘛?……”
所以筆者認為是時候跳出來為大家掃掃基礎盲了,也許由于條件限制不能向廠家科研人員對技術做非常深入透徹講解,但是以下的簡單的介紹至少能為你在購買電視產品時不被一些技術指標而忽悠的得暈頭轉向做點小小貢獻。
如今你只要步入家電賣場,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電視產品都會宣揚自己搭載了100Hz、200Hz、甚至更高參數的倍速驅動的技術,到底最早推出倍速驅動的產品是哪家?這個問題估計沒幾個人知道。據現有資料顯示,2006年11月,東芝發布了WL68C系列液晶電視,其中就搭載了“極光瞬影PAL100Hz”,也就是說這是第一款在中國登陸的倍速電視產品。在那之后索尼、夏普、三星、飛利浦、LG也跟進了對倍速驅動的建設,尤其是索尼,自從開發了Motionflow100Hz倍速技術之后,還不斷升級出Motionflow100Hz Pro、到今天主流的Motionflow200Hz驅動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