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液晶電視倍速驅動技術叫法不統一?
何為倍速驅動技術?其實我們可以認為它基于ME/MC技術的。所謂ME/MC,就是指運動預測/運動補償技術,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判斷前后圖像的區別,在其中插入過渡幀的技術。而之前曾經出現過的諸如插純黑色圖像幀或者復制幀的方法,由于效果的問題已經基本被淘汰。
目前國家對于倍速技術的命名還沒有統一的規范,因此在市場推廣的過程中,基本都是由各個廠家來各自命名。例如有的廠家會聲稱是200Hz四倍速驅動,有的廠家會聲稱是240Hz驅動,也有的廠家會聲稱是采用了120Hz+120Hz技術,因此才會給絕大多數消費者帶來煩惱。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100/120Hz、200Hz/240Hz的區別,這主要是為了適應不同的電視制式。在電視制式為50Hz的PAL制的地方,相應的二倍速/四倍速就需要達到100Hz/200Hz(包括歐洲大部和我國)。而在北美、日本等地,則是60Hz的NTSC制的天下,因此必須倍頻到120Hz/240Hz才能搞定。
因此對于我國的消費者而言,正常情況下平板電視應該是采用200Hz技術,如果說某一款電視具有240Hz技術,除非廠家特別說明可以對我國的PAL制電視信號自動識別和支持,否則只能在觀看N制片源時使用到這項技術,知道以上知識點對于一般用戶來說就已經足夠了。但是如果你是個用心的人,想對倍速技術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繼續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