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武高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送貨延遲引發的“三包”時間計算問題,是“三包”規定在執行過程中,遇到市場變化而引發的新問題。他說,國家“三包”規定是規定了“三包”服務計算時間以發票為準,但是現在的市場情況已經同當初制定“三包”時的情況不一樣了。以前消費者購買產品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消費者當時就能看到和使用所購買的產品,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但是如今隨著市場的發展,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幾乎所有大件家電產品,廠商都實行免費送貨安裝,本來這種服務的推出是廠商責任感的體現,應該得到推崇,不過由此引出的問題也不容被忽視。
武高漢指出,送貨安裝是廠商主動提供的服務,因此廠商就應該為由此帶來的所有問題負責。消費者在付錢購買了產品之后,照理說該產品的所有權就歸消費者了,但是由于送貨安裝,實際情況往往是消費者交了錢,但并不能看到自己所購買的產品,更不用說使用了,這就導致消費者不可能在交錢后就能及時發現產品可能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消費者真正擁有產品是在送貨安裝之后,只有在此后,消費者才能為產品負責。因此“三包”時間的計算應該以消費者使用產品的時間為準。
最后,武高漢還指出,“三包”規定只是企業服務的底線,而且隨著市場情況的變化會逐漸顯得滯后。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應該提供更高的服務,并且以實際行動去彌補國家相關規定的滯后與不足,充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只有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