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超越、再超越的創新精神
低調的處世作風,不影響海信在追求卓越上的努力,反而為海信安下心來做創新工作創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強調創新精神是海信最核心的企業追求之一。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厚健先生有這樣的認識,“創新就是永不止步”。
在海信三十余年的歷史中,不乏經典的創新案例。海信“信芯”是一個,LED背光項目則被列為國家863高新科技創新計劃,液晶模組項目則是國內彩電企業第一個大尺寸模組項目……此外,海信的變頻空調、健康電視、城市交通管理系統、企業信息化服務等等領域的新技術、新應用的案例更是不一而足。
海信在取得的成績面前從沒有驕傲過。在周厚健先生的藍圖里已經在勾畫著一個“百年海信”的宏偉戰略。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洪新表示,“海信是堅持技術立企的企業,一直以來海信非常重視技術的發展態勢,從技術的發展態勢來看市場態勢和產品態勢……技術立企是海信最根本的企業戰略和企業文化”。
海信的技術立企其實就是強調技術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雖然產品是企業存在的根本,但是沒有屬于自己的技術就不會有屬于自己的特色產品,沒有特色的產品就不會擁有別具價值的品牌,沒有別具價值的品牌,此企業和彼企業就沒有區別。
在技術創新的投入上,海信從不吝嗇。海信技術人員的工資是集團員工平均工資的4倍,做得好的技術人員收入可以達到副總級別。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掌握技術創新的主動權,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就必須在技術創新上舍得投入,舍得花大代價。”
海信集團CIO兼副總裁王志浩還指出了技術創新的另一個成本,那就是“失敗”。
允許失敗是一個提倡創新的企業必須忍受的成本。王志浩表示,海信擁有“鼓勵創新、允許失敗的企業文化。創新的風險是有可能血本無歸,其實海信也有過失敗,包括逆工程等。我們是這樣的提法,你可以做三件事,失敗兩件、成功一件,不能一次失敗都沒有。”
這種在失敗中尋找成功的企業文化給予了員工更多的創新空間。專家表示,技術人員最害怕的事情是研發失敗的責任。如果企業不允許失敗,那么就不會有人有勇氣去做開創性的研發,去大膽的探討新的領域。而在原地的補償性、完善性的研發,不可能創造出超越對手的價值,進而導致研發投入沒有減少,優秀的成果卻沒出來,久而久之會令企業徹底失去創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