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61.9%的中國消費者擔心降價外資彩電的質量,73.1%的消費者買了外資彩電一年之后表示“有點后悔”,表示“很后悔”的也有17.4%,86.5%的消費者對外資彩電降價太快導致的服務態度較差表示“不滿意”。
中國質量協會與廣東省省情調查中心在全國發現,外資彩電的中文說明書中刻意隱瞞英文說明書中彩電的缺陷與提醒,22.54%的受訪者表示“跨國公司履行的社會責任與在中國所獲得的巨額利益極不相稱”,認為外資彩電的中文說明書遠不如英文說明書誠實可信,這是外資彩電有意逃避對中國消費者的社會責任。中國家電協會也認為,海信、TCL等國際化程度高的企業,在國外的英文說明書就與中文一致,值得外資彩電企業學習。課題組一位專家稱,外資彩電會因降價而過早透支品牌競爭力,大幅降價、核心零配件質量及售后服務水平下降等3個因素導致其自毀了多年來苦心經營的高端形象。
國民經濟研究所專家、中國企業評價協會家電組主任施業傳認為,中國消費者出血買單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當然,目前價格特別高的外資彩電質量還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