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飛利浦
(1) 品牌戰略
2004年9月,飛利浦將沿用9年的品牌標識——“讓我們做得更好”改為“Sense and Simplicity”,中文意思是“精于心,簡于形”。新的品牌定位表達了飛利浦力求完美的追求和永續前行的進取心。這一策略一直延續使用至今。
飛利浦基于新標識下的品牌戰略強調兩點:一是產品對消費者的體貼和人文關懷,二是強調產品設計與功能的簡約。簡單的說,飛利浦想要強調的,是對消費者需求的重視,對市場的重視。新品牌戰略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將加速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整合。
(2) 產品戰略
飛利浦在產品的設計上追求簡約風格。它的產品在技術上可以是先進的復雜的,但是在外觀設計上一定是簡約的,便于消費者使用的。
目前飛利浦液晶電視限于20英寸、26英寸、32英寸、37英寸、42英寸、47英寸和52英寸。鑒于大尺寸液晶電視成為時下的流行趨勢,飛利浦把大尺寸的液晶電視作為今后的發展方向。并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把主要經歷放在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上面。2007年飛利浦液晶電視獨創的 “銳騰核芯”技術的1080P液晶電視,和流光溢彩高清平板電視是最好的證明。
(3) 價格戰略
飛利浦在2007年實行的是全線降價的策略,降價幅度為國外品牌之首。為搶占國內市場份額,飛利浦在上半年趁液晶面板漲價之際,大肆降低32英寸、37英寸等小尺寸液晶電視的價格。到了下半年,隨著大屏幕液晶電視關注度的不斷提升,飛利浦大尺寸液晶電視的價格開始持續下調。雖然飛利浦不主張價格戰,但是其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在實際做法上也充當了價格屠夫的角色。
此外,2007年年底飛利浦與TCL多媒體簽訂協議,由TCL代工飛利浦CRT電視和液晶電視的生產。此舉將大大降低飛利浦液晶電視的生產成本,預計飛利浦液晶電視的價格將進一步大幅下調。
(4) 渠道戰略
飛利浦液晶電視的銷售渠道主要依靠家電連鎖賣場,在大型商場和大型超市都很難看到。這使飛利浦家電銷售局限于一級市場,而且隨著國美對永樂和大中的合并,國美和蘇寧雙寡頭局面形成,家電賣場可能因主導更多的話語權而使家電廠商利潤攤薄。雖然如此,由于自建渠道成本太高飛利浦并不打算親自嘗試銷售。隨著家電連鎖賣場的擴張,飛利浦對家電連鎖賣場的依賴性會更強。
(5) 市場戰略
總的來看,2007年飛利浦的市場營銷戰略有六個:主打主要城市,力推旗艦式產品;全線降價,擴充市場份額;強調專業的售后服務;強化行銷專業能力;整合以產品為主體的公關活動;成立中國行銷委員會,任命CMO協調運作,使各部門的資源互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