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2005年定義成平板元年的話,那么2005年也應該是中國消費者對平板的感性消費年,因為在這個年度里,中國消費者首次體驗到了平板電視消費浪潮的撲面而來的震撼,和因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不成熟而帶來的消費行為傾向于“炫耀性”和“品牌崇拜性”消費狀態。
中國平板市場在經歷了整整一年平板行業內的概念戰、價格戰、促銷戰等混戰后,隨著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面板成本價格的一度降低,以及幾個洋品牌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后,平板彩電的產品角色和品牌角色在消費者生活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2006年五一黃金周,平板市場眾多中外品牌紛紛推出以新技術做支撐的新品進行市場角力。從消費者調研來看,中國消費者相比前兩年,對平板電視的選擇已經成熟了很多,他們告別了對洋品牌技術的盲目崇拜和對本土品牌的不信任,在一片雜亂的聲音中,有了理智的思考和決策,中國消費者進入平板理性消費時代。
那么,占據中國平板市場60%并在逐漸減少市場份額的中國本土品牌如何迎接以上消費形態的轉變呢?如何延續CRT時代,以絕對優勢戰勝洋品牌呢?
通過洞察平板行業內的幾個現象點,來明晰中國平板品牌傳播戰略決策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