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十一”期間購買了平板電視的用戶可能會對家電促銷場面記憶猶新。在國內一直走高價路線的進口品牌幾乎不約而同進行了特價促銷,降價幅度甚至達到5000元以上,如此促銷力度讓人始料未及。因此,國慶期間誕生了5999元42英寸等離子電視以及7000元左右的高清液晶/等離子電視等特價機型。為何這些平時高高在上的洋品牌在7天時間里將價格降到了歷史新低,在這些低價、特價機型的背后是否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如今,“十一”長假早已過去,而一些購買或者預訂了特價液晶、等離子電視的用戶也先后收到了自己的平板電視。與此同時,特價電視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慢慢浮出水面。原來,便宜的電視真的大有文章。
在最近幾周的數字電視論壇里,我們看到了很多網友都在討論進口品牌特價電視存在換屏、面板存在瑕疵,售后服務縮水等問題。更有不少網友甚至提出了“后悔買了XXX品牌電視”這樣的感嘆。那么,低價平板電視真的如此經不起考驗嗎?網友們集中反映存在問題的電視都有哪些呢?
網友熱評一:換屏事件
與國產品牌相比,外資品牌在液晶、等離子等平板電視屏幕上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電視價高也被視為理所應當,畢竟屏幕占據了平板電視總成本的50%以上。屏幕優勢也成為了這些進口品牌在銷售電視時的王牌殺手锏。只是,在今年“十一”期間特價促銷的電視中,換屏降低成本才是進口品牌電視降價的直接原因。
網友語錄:(摘錄)
商家揭秘:特價產品屏幕有貓膩
換屏竟成普遍現象
從上面我們節選的這些帖子來看,盡管有熱心網友指出某品牌促銷機型存在時間批次不同而進行的換屏事件,但是另一位做家電銷售的網友則指出,換屏在家電行業已經成為一個半公開的秘密,進口品牌之所以能夠在國慶期間做出巨額降幅,直接原因就是因為更換了成本更加低廉的液晶或者等離子屏。
編輯點評:在這里我們無意討論進口屏和臺灣屏孰優孰劣的問題,只是有一個疑問,在宣傳時以強調進口屏優勢為賣點的外資品牌銷售給消費者的卻是名不副實的產品,這是否有“消費欺詐”的嫌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