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十一”期間購買了平板電視的用戶可能會對家電促銷場面記憶猶新。在國內一直走高價路線的進口品牌幾乎不約而同進行了特價促銷,降價幅度甚至達到5000元以上,如此促銷力度讓人始料未及。因此,國慶期間誕生了5999元42英寸等離子電視以及7000元左右的高清液晶/等離子電視等特價機型。為何這些平時高高在上的洋品牌在7天時間里將價格降到了歷史新低,在這些低價、特價機型的背后是否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如今,“十一”長假早已過去,而一些購買或者預訂了特價液晶、等離子電視的用戶也先后收到了自己的平板電視。與此同時,特價電視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慢慢浮出水面。原來,便宜的電視真的大有文章。
在最近幾周的數字電視論壇里,我們看到了很多網友都在討論進口品牌特價電視存在換屏、面板存在瑕疵,售后服務縮水等問題。更有不少網友甚至提出了“后悔買了XXX品牌電視”這樣的感嘆。那么,低價平板電視真的如此經不起考驗嗎?網友們集中反映存在問題的電視都有哪些呢?
與國產品牌相比,外資品牌在液晶、等離子等平板電視屏幕上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電視價高也被視為理所應當,畢竟屏幕占據了平板電視總成本的50%以上。屏幕優勢也成為了這些進口品牌在銷售電視時的王牌殺手锏。只是,在今年“十一”期間特價促銷的電視中,換屏降低成本才是進口品牌電視降價的直接原因。
網友語錄:(摘錄)
商家揭秘:特價產品屏幕有貓膩
換屏竟成普遍現象
從上面我們節選的這些帖子來看,盡管有熱心網友指出某品牌促銷機型存在時間批次不同而進行的換屏事件,但是另一位做家電銷售的網友則指出,換屏在家電行業已經成為一個半公開的秘密,進口品牌之所以能夠在國慶期間做出巨額降幅,直接原因就是因為更換了成本更加低廉的液晶或者等離子屏。
編輯點評:在這里我們無意討論進口屏和臺灣屏孰優孰劣的問題,只是有一個疑問,在宣傳時以強調進口屏優勢為賣點的外資品牌銷售給消費者的卻是名不副實的產品,這是否有“消費欺詐”的嫌疑呢?
液晶面板的亮點和壞點以及如何檢測等問題對于熟悉液晶顯示器,以及經常瀏覽萬維家電網的網友們來說都已經不存在任何技術上的難題。同樣采用了液晶面板的液晶電視當然也避免不了接受消費者檢驗這一環節。
網友語錄:(摘錄)
特價機原來有瑕疵?
無點機成奢望
特價機在進行壞點數量競賽?
盡管在產品宣傳時,進口品牌不約而同都宣稱采用了自產的優質液晶/等離子面板,甚至有提出無壞點或者3——5個亮點的承諾。但是近期ZOL數字電視論壇上,我們卻發現了上面這些網友購買的液晶/等離子電視中遇到的問題遠非廠商所承諾的那樣。原來國慶節期間出售的特價電視竟然或多或少都存在面板瑕疵。這些問題面板難道就是進口品牌降低成本的關鍵?
編輯點評:作為產品的制造商,家電廠商應該做的是提供更多高品質的產品。無論是購買了高價的高端產品廉價的低端產品,每一位消費者都是平等的消費權利。購買低價產品不能以犧牲品質為代價,尤其是購買同一型號的產品,更不能因為購買時間段不同而區別對待。僅僅是為了單純的節省成本降低價格就去采用劣質的原材料,這樣的行為短期來看雖然賺到了出貨量,受到傷害的是消費者;但長期下去透支的是品牌的信譽度,最終受害的還是廠商自己。
在國家有關部門的三令五申下,平板電視的售后服務以及三包條例終于出臺且開始實施。更有廠商為了達到宣傳自己售后服務優勢的目的,實行了屏幕保三年的超長質保服務,按常理來說,有了正軌的售后服務條例,這一環節應該不會出什么大的問題吧?
網友語錄:(摘錄)
“拖”出來的問題不少
如今各個行業都提出了“顧客是上帝”這句口號,理論上講,每一位消費者都擁有了“上帝”一般尊貴的權利,不過,為什么售后服務依然是屢屢被提及呢?“拖”已經成為售后服務中最常見也最讓人頭疼的問題,一個“拖”字,就能讓消費者作為“上帝”的優越感蕩然無存。
編輯點評:作為經常關注和報道國內家電行業售后服務信息的編輯,在看到網友們的帖子之前,我們還在為國內家電售后服務之完善而欣喜。然而看過上面這個帖子后,相信沒有人能高興得起來。那樣還在宣傳自己品牌售后服務有多大優勢的品牌請注意,售后服務不應該只停留在口頭上,是要實施人員切切實實做出來的。您不拿顧客當回事,您也別想顧客拿您的品牌當回事。這也許是“禮尚往來”的另一種詮釋。
“十一”期間,相信不少消費者已經以優惠的價格購買到了心儀已久的液晶、等離子等平板電視,但是有多少人對自己的產品是真正了解的呢?畢竟上文中摘錄的網友反映的問題并不少見,尤其比較集中在今年國慶節期間的特價電視中。于是有網友采用了“洋垃圾”一詞來表述其對進口家電產品的態度,這個詞雖然過于偏激,但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前平板電視的質量問題依舊多多。
網友語錄
站在用戶的立場,追逐物美價廉的產品無可厚非;站在制造商的立場,利益最大化才是他們生存的根本。這兩者之間本來就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只是在不斷妥協中達到暫時的平衡。提高產品的市場份額是否只能靠犧牲品質為代價換來的低價產品來成就呢?這應該不是最好的方案。進口家電賣的就是品牌,賣的就是技術,如果失去了這些,他們一樣什么都不是,這樣的進口家電相信也不是國內消費者所希望買到的。
編后語:盡管近兩年來愛國內平板電視市場發展迅猛,但是最終端用戶,網友們的帖子顯示,現在家電產品問題依舊很多,與此同時,消費者應該享有的知情權以及售后服務的權利沒有得到保障。尤其是在每逢節假日等消費高峰期,制造商會一窩蜂的把低價產品推銷給消費者,低到驚人的價格讓你失去了拒絕的勇氣。但是這些特價產品的背后往往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讓消費者對于低價產品簡直是愛恨交織。
不過,任何一個產品都有其成本以及合理利潤,引用上面一位網友的原話“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可見消費者是明白這個道理的。那么作為產品制造商,面對特價電視暴露出來的這些問題,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產品策略了呢?消費者不希望買到“買了后悔的電視”,相信廠商們也不希望生產出“賣了后悔的電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