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液晶電視大事記】
2006年1月,國產32英寸液晶電視紛紛降至萬元以內,依然占據著市場銷售的主流份額,46、47英寸液晶電視降幅巨大,大尺寸液晶電視逐步靠近消費者。
2006年2月,國產液晶電視持續跳水,32英寸液晶電視降至8000元附近,2006液晶電視血拼之勢有加速跡象。
2006年3月,LG和飛利浦相繼下調產品價格,32英寸依然是降價先鋒,合資品牌還是把目光轉向價格戰。
2006年4月,國家數字電視高清國標頒布,國內知名彩電企業都紛紛獲得高清認證,一時間認證機構和認證產品鋪天蓋地。
2006年5月,籌備近一年的創維液晶生產線近日在深圳正式開工,本月海信37英寸液晶電視破萬元新低,掀起世界杯期間液晶電視促銷狂潮,國產廠商紛紛跟進,五一黃金周期間,國產品牌占據市場逾6成份額。
2006年6月,國產32英寸液晶電視降至6000左右,索尼和夏普相繼推出新款系列液晶電視。
2006年7月,三洋32英寸液晶電視率先降價,合資品牌開始布局價格戰,國產37英寸液晶電視突破萬元大關。在青島舉行的中國電子消費品展上,各大廠商紛紛亮出下半年新品,大屏幕,全高清,多功能呈亮點。
2006年8月,康佳靚影系列液晶電視登場,夏新HiFi麗音系列液晶電視登場,國產40英寸液晶電視破萬,32英寸已經低至5000元關口。
2006年9月,BenQ發布VL3735全高清液晶電視,傳統IT廠商進軍液晶電視的隊伍越發壯大,清華同方,優派等都相繼推出旗下液晶電視,同月三星S7系列液晶電視上市,夏普宣布在國內推出G7系列,吹向日韓品牌年底沖刺的號角,國慶黃金周價格大戰一觸即發。
2006年10月,三星、東芝、LG、索尼等日韓品牌全線降價,國慶黃金周期間一舉壓倒國產品牌,迅速搶占市場份額,國產品牌市場份額損失巨大,國產37英寸液晶電視降至9千元以下,32英寸降至5000元以下。TCL炫系列上市,引領國產高端品牌形象。
2006年11月,三星NF、F7系列正式國內上市,全球首批第8代液晶電視夏普52英寸LCD-52G7國內上市,明年大屏幕液晶電視拼爭激烈。
2006年12月,部分液晶面板廠商宣布減產,以緩解液晶電視降價壓力,夏新推出5大新系列液晶電視,國產品牌加強液晶電視功能吸引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