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4年到現在,液晶電視的發展可謂“大躍進式”的突破,在這紅紅火火的繁榮背后,中外廠商之爭愈演愈烈,一級市場的爭奪已經呈現白熱化的局面,價格戰此起彼伏,同時中國數字電視的進程不斷推進,也使得液晶電視產業有了更充足的助燃劑。對消費者來說,明年可以選擇的大尺寸液晶電視會更加豐富,從價格來看還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間,這都是有利消費的因素。我們就來回顧一下2006年液晶電視的風風雨雨,體驗下數字時代的新感覺。
產品【大屏幕潮涌、高清迸發、功能眼花】
中國家庭對電視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其他黑電,在液晶電視消費上,2006首先呈現出的就是大尺寸液晶電視增長強勁,尤其37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其選購比重已由去年的21%增至35%,總量提升了66.7%。按照這一發展速度,預計到2007年中期,中國平板電視市場37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電視的需求比重將接近50%,進入規模發展階段。
目前液晶電視的發展仍然以32英寸和37英寸為主,40寸以上產品的增長也相當迅速,其中32英寸和37英寸液晶電視的銷售重量占據了半壁江山,這同國人居住條件和價格有著密切的關系,不過40英寸以上的產品發展也相當迅速,但是呈現出不穩定的發展狀態,廠家銷售策略的拉動以及銷售旺季的效果非常明顯,特別是五一和國慶兩個黃金周,同時今年世界杯也極大促進了大屏幕液晶電視的銷售,當然大屏幕液晶電視絕對數量目前還僅僅占有10%左右的份額,隨著年底三星、夏普和索尼相繼推出52英寸的液晶電視新品,并且年8代線的相繼投產,2007年下半年,46、47、52英寸的液晶電視會有明顯的增加。
國產廠商一直都是大屏幕液晶電視的先鋒軍,比如廈華下半年推出的藍海系列新品、TCL推出的炫律炫魅系列新品,其中大尺寸產品不僅外觀出色,而且性能一流,國外廠商同樣也在下半年加大了大屏幕液晶電視的推出,特別是三星、LG等韓系廠商的新品推出力度相當大,而索尼憑借BRIVIA的強勢品牌,40寸的U系列和V系列都很好的業績表現。
促進大尺寸液晶電視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高清視頻的需求,雖說主流液晶電視具備的1366×768的分辨率已經是高清分辨率,不過對向來追求一步到位的國內消費者來說,1920×1080分辨率的產品更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廠商也在宣傳上給予了大力的引導,另外高清數字電視的開通,也增加了一部分有實力的消費者。同樣國產品牌在高清化道路上走在前面,其中以廈華、海信、夏新等廠商為代表,例如廈華,依靠同臺灣面板廠商的良好關系,旗下多款液晶電視都具備1920×1080的全高清分辨率,產品多為37英寸和47英寸,此外液晶電視廠商的新軍夏新,也相繼推出了數款全高清分辨率液晶電視,從驚視系列到HiFi麗音系列,都有全高清產品問世,就算是IT行業進軍液晶電視行業的清華同方,旗下37和42英寸液晶電視也都具備1920×1080的全高清分辨率,因為37英寸以下的液晶電視不具備全高清分辨率,因此這些具備全高清分辨率的液晶電視也同時滿足了消費者對大屏幕的追求,這一比例在2007年會繼續增加。
2006年液晶電視的功能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競爭,國內外廠商都大打概念牌,總體來說合資品牌和國產老牌電視廠商在電視功能的開發上比較完善,而出身IT行業的廠商則相對有一些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