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如今平板電視身價爆跌的速度連消費者看著都咋舌。這不,近日成都蘇寧為店慶活動采購了2000萬臺家電,其中平板電視扮演主角,整體讓利5至8折,熱銷的32英寸液晶居然跌破了3000元,價格直逼CRT電視!
價格連降,廠商說虧了!
天上掉餡餅的事消費者歷來不敢奢望,能維持個共贏就已經謝天謝地了,所以當平板電視的“實惠”來得太快的時候,消費者總免不了下意識地問:商家真的在做虧本買賣嗎?我真的賺了嗎?筆者的回答是,消費者不但沒賺,還有可能虧了,而廠商不但不虧,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還維持著暴利!
近日,的確有很多數據顯示平板電視行業的利潤正在下降,鑒于行業全面虧損必將導致企業或減產觀望或抽資撤離,于是是否應該重新調整平板價格的降價幅度,是否應讓利潤停留在合理區間就成為了時下廠商們最為熱衷的爭論話題。但事實上,從信息產業部經濟運行數據來看,家用視聽行業利潤率雖然出現下降,但仍保持了1.8%的利潤率,高于家電整體行業水平。平板電視產品因具有部分信息產品特點,被寄予了很高希望,但其最終發展模式仍會以家電產品的低利潤普及,大規模生產方式實現,單品利潤率的調整并不足為奇。以在CRT時代默默無聞而以全面轉向液晶電視發展的廈華為例,其前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5.54億元,同比增長25.23%;實現凈利潤5015.36萬元,同比增長169.96%。前三季度,廈華電子累計銷售彩電256萬臺,較去年同期增長18.28%,其中平板電視銷售量同比增長60%。此外,創維營銷總部總經理劉棠枝也曾表示創維在平板電視領域運行良好,擁有穩定利潤。由此可見,如果平板電視的終極贏利手段是靠規模取勝,那么和當前的CRT相比,其依然是企業的高利潤源泉。
既然平板為廠商的高利潤源泉,那么在服務上就應該比CRT產品做的更好,至少不應該低于CRT電視的服務標準,可事實上,很多廠商做得并不好。消費者已經為服務買單了,但卻得到了貶值的服務,那這之間的“利潤”不是暴利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