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信部指導、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中國OLED顯示產業聯盟主辦的“2016中國OLED顯示產業峰會”昨日開幕,包括創維、深康佳、四川長虹、京東方、TCL旗下華星光電等整機及面板廠商參會。與會機構表示,隨著技術提升、良率提高以及供應鏈的成熟,OLED將成為平板顯示產業的下一個風口,預計2017年五一將迎來首個行業爆點,OLED對于LCD的替代將首先從高端產品展開,五一到618電商大促期間,OLED電視的市場占有率將有望提升至5%-8%。
記者在現場采訪看到,包括LG、創維、長虹、康佳等國內外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高端OLED產品,并將之作為明年高端產品布局的重要方向。
OLED因其特有的優勢,被業內人士稱為“夢幻顯示器”,也是公認的下一代顯示發展方向。OLED屏可以做得更薄,因為像素本身可以發光,無需獨立的背光源。更重要的,OLED顯示屏可以做成曲面屏,實現柔性顯示。OLED核心材料為厚度很薄的固態柔性有機材料,配合柔性基板和蓋板,就可以制造出可呈現各種彎曲形狀的OLED 柔性顯示器。
創維集團副總裁、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總裁劉棠枝告訴記者,從1979到2016年,27年的沉淀使OLED技術已經成熟,穩定性、均勻性比現有的顯示產品更上一層樓,此前廣受詬病的使用壽命問題也已經得到了解決,至少能夠和LCD保持一致。“在顯示產業,上一個風口是從CRT到LCD的革命,如今OLED的發展與LCD取代CRT的初期非常相似。”
特別是柔性方面,未來無論是小尺寸智能設備還是大尺寸電視,OLED的物理特性所帶來的方便性和可攜帶性,是以往任何顯示設備都無法比擬的。
此外,一個重要的價格信號是:3年前55寸OLED電視的價格是1.4萬美元,今年55寸4K的OLED電視價格僅為1.4萬人民幣,只有原來的約1/7。這也是OLED即將“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一個重要標志。
除了消費者端的普及外,OLED的產業鏈也日趨成熟。在產線建設方面,韓國、中國大陸都在紛紛投入OLED面板的建設,LG Display、京東方、華星光電、夏普等已加入OLED建設陣營,投資都在千億級別。從產品應用角度,LCD應用之初也是從手表等日常電子設備開始滲入,與此類似,OLED也已經應用于智能手表、可穿戴設備等領域。
LG Display社長呂相德提出,技術的發展對于顯示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開發更適合IOT物聯網時代以及AI的顯示產品,在這方面OLED比LCD顯然更為適合。“OLED是未來顯示產業發展的新動力,預計2017年將成為OLED大年。”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產業風向標的蘋果也是OLED的擁躉。據外媒報道,明年蘋果推出的下一代iPhone中將有采用OLED屏幕的機型,但受限于面板供應商的產能,恐怕只有一款機型采用,大概率是最新款的iPhone 8。而OLED屏也已經在Apple Watch上得到應用。據稱,蘋果已與三星達成了2017年供應OLED屏的協議。
與會人士表示,OLED若如期被蘋果采用,對于OLED的消費者普及將有質的提升。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預計OLED將在2017年五一迎來第一個爆發點。目前55寸和65寸的OLED與LCD的高端產品價格差距大概在2倍左右,預計明年五一價格差距縮小到1.5倍,一旦價差縮至1.25倍,OLED將進入快速普及階段,預計到2017年底-2018年初將實現。
OLED電視的普及只是開始,其獨特的硬件特征為顯示器的物理形態設計提供了各種可能,未來在B2B應用包括智能汽車顯示等方面,都有更大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