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消費者生活消費水準的提高,對物質需求呈現出了穩步向上的態勢。與此同時,眾多普通消費者的精神文化建設同樣逐步加強,如今不管男女老少均對互聯網有了一定的了解及認知。隨著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及發展,網絡與購物這兩個不相關的名詞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網購也成了眾多年輕人購物的捷徑之一。那么網購與柜臺購物有什么優劣勢?在選擇IT產品時哪種購物方式更安心便捷?
時下正值暑期,素有中國硅谷之稱的中關村沒有爆發出其代表高新尖產業的蓬勃生機,相反呈現出一片沉悶的氣息,作為DIY攢機旺季的暑期,中關村實體店并沒有迎來另商家滿意的銷售業績,即使面對各類紛繁的促銷活動,結果同樣沒有得到很大的改善。相反,在零售實體店業績不佳的情況下網購與3C的出貨量卻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通過了解,時下戶外溫度高,購物搬運不是很方便,而通過網購的送貨上門服務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除此之外網購的低廉價格也刺激了部分消費者網上“逛街”、網上購物心態的成形。究其價格更便宜的因素,因為網店省去了實體店的門市租金費用、電費和各種管理費,同時還節省了物流和倉儲管理費用。開支少,商品的價格肯定就低,因此在網絡上的商品價格優勢就非常明顯了。除了價格優惠,網購一般不受地域局限性限制,一些“限量版”產品也能通過網絡購買而擁有。因此網購被廣大的網友所推崇。
網購固然方便,然而在選購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防止因粗心而造成的經濟損失:1. 選擇信譽高的賣家;2. 選擇評價好的賣家;3. 注意詢問清楚保修事宜;4. 收獲簽單仔細檢查包裝,謹防途中被掉包。
中關村作為國內DIY產品一直以來的集散中心,人流量較大,有限的空間正在逐漸飽和。從最早只有一家海龍電子賣場到現在E世界、鼎好、海龍三足鼎立,中關村這塊黃金地皮也在不斷升值。由于人口密度較大,再加上所有經營DIY產品的商家都聚扎在此,各大賣場可以說都擁擠不堪,即便是主要路段最寬也不到2米,有些過道只有1米左右,加上經銷商的柜臺有限,有時候堆積的貨物也都擺在了柜臺外面,擁擠程度可想而知。雖然空間還算明亮,但是擁擠的人潮時常讓人心煩意亂,購物環境完全不能和傳統3C賣場相比。
傳統3C賣場一直以來都是憑借優質的購物環境,良好的品質保證吸引廣大用戶。在這里,同類型的產品分門別類放在一起,每款產品都有精確的價格標簽以及功能特點介紹,所有的樣品展示機都能提供現場試用,專業的導購人員會在旁邊針對產品進行更加詳細的介紹。在這里沒有黑導購帶著你亂跑,沒有擁擠喧鬧的人群,只有寬敞明亮的大廳和貨真價實的產品,對于老百姓來說這樣的購物場所才是最健康的。
對于眾多DIY玩家來說,根據個人裝機的需求自己動手從滿目的實體產品中選擇自己喜愛的品牌、型號才是裝機的樂趣。然而,之前中關村賣場的黑導購、拉客、宰客現象嚴重的刺激了消費者選購的情緒,面對靦腆或面相善良的消費者更甚有拉扯的行為發生,此類惡性“銷售”手法不但不會為銷售帶來積極的效果,相反會對當事者心里埋下恐懼的陰影,以至于談到中關村賣場色變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針對此類問題,如今的中關村賣場已經做出了嚴厲有效的響應,雖說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這種不利市場生存的現象,然而從根本上解決此類問題還有一段路要走。
從表面現象看中關村賣場令人生畏,然而其存在就一定有生存的意義及優勢。實體賣場銷售人員多數可以做到1對1的講解服務,并且從IT產品了解的專業性上來看,要優于以一敵多的網購客服以及電器銷售,并且可以做到實時的產品購買,相對于網購更為便捷,同時可以根據預算商量產品的合理售價,這也是3C賣場所不具備的中國式消費體驗。
傳統的IT賣場是否會被新興起來的3C所取代?傳統IT賣場興起了很多年,目前仍有著家電賣場還不能完全取代的優勢。比如說工廠、網吧、辦公等這塊,DIY仍有著較大的優勢,家電賣場可能會在整機上逐漸占有一定優勢,但這塊他們目前還沒有那么多人力物力來支撐。
業內人士認為,傳統的IT賣場如今面臨內憂外患,急需尋找一個突破口,進而成功轉型。各品牌經銷商和代理商除了增強品牌銷售意識外,也要重視售后服務。之前靠低價取勝的時代或一去不復返,未來從“軟實力”這塊深挖,或有新出路。主要體現在將電子產品的類別按照樓層來區分,這只是最基本的規劃,如果能夠打造某類產品的專屬區域以及品牌旗艦店的話,相信一定會是另外一種利潤增長點,畢竟多數人選擇購買某種產品時,是對體驗過的相關服務有信心的體現,只有善于把握消費心理,才會主動的去引導消費者,而不是被動的滿足服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