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的迅速滲透可能要讓家電企業馬上面臨另一項挑戰———與連鎖賣場國美蘇寧的博弈不僅演化到網絡,今后還要面臨與淘寶京東們的競合。
昨日,青島海爾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海爾電器(1169.HK)擬通過一攬子架構合約實際控制海爾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打造虛實網結合的營銷模式及通路。
記者亦獲悉,長虹也正籌劃建設自有的網購平臺,此前,創維、康佳、海爾、海信等眾多彩電巨頭也早早建立了各自的網上商城。
家電制造商屯兵網購
公告披露,6月27日,海爾電器的全資附屬公司青島新日日順物流服務有限公司與海爾集團、海爾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目標公司)簽署一攬子架構合約,青島新日日順將取得目標公司運營和管理的實際控制權、收益權等相關權利。
海爾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近2000種“海爾”品牌家電產品的網上銷售業務。其網上銷售平臺為“海爾商城”,該平臺可實現網上直接銷售或將相關訂單導向至海爾專賣店。該平臺目前約有130萬名注冊用戶,每日自然增長約200至300名注冊用戶。
不僅是海爾在理順虛擬結合的營銷模式,長虹多媒體公司新渠道部部長易偉透露,長虹自有網上商城年底有望上線。
此前,長虹在淘寶上開了網絡旗艦店,而創維、海爾、海信等企業已經陸續運作自有的網上商城。彩電企業涉水電子商務的方式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與專業B2C平臺合作,比如TCL是與淘寶、京東、當當等展開商業合作而建立的統一電子商務平臺;另一種則是自建平臺,康佳、海信、海爾、長虹等就是憑借自身力量打造自有的網上商城。
京東們是敵是友
網購時代的到來,到底是誰的機會:京東商城這樣專業電子商務公司的?國美、蘇寧等家電大連鎖的?還是家電制造企業的?家電專家劉步塵表示,家電網購的上述三種主要力量孰優還不好下結論,各方都在積極布局,就是不希望在網購時代到來的時候被甩下。
近期,京東商城、國美旗下的庫巴購物網、蘇寧易購、當當網等都在6月祭出了價格屠刀,由此業內也在提出一個疑問,企業自建網購平臺是否具備競爭力?“為什么要將企業的網上商城和京東們對立?”易偉反問,在其看來,企業的網上商城有兩重屬性:一是商務,二是傳播。易偉表示,和實體市場不同,互聯網不具邊界,很難像實體市場一樣形成壟斷,“在網購上京東和企業的關系,與實體大連鎖與渠道的關系是不同的。”
無獨有偶,康佳方面亦稱,網上商城的零售功能只是其功能中的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該網站可以進行品牌宣傳和新品推介工作。
顯然,家電企業的網購平臺還無法與京東及蘇寧易購等相提并論,不過這對于制造企業來講則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一步。一位制造企業負責人表示,“電子商務企業必須依靠自己獨到的優勢贏得供應商的合作以及服務,如果網購渠道一定要打價格戰,同樣的價格,企業當然自己也可以做,而且利潤空間更大,售后服務等更受消費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