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經銷商們想沾政策的光卻到頭來失算,還是政策出臺不夠規范陷商家于尷尬?
不少借家電下鄉政策大量進貨的家電經銷商現在頭疼不已。
3月15日,家電下鄉老版的“紅色”、“淡紫色”標識卡全面失效,相關產品將無法獲得13%的下鄉補貼,同時啟用新版的“藍色”標識卡。不過,最為吊詭的是,《中國企業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涉及到“家電下鄉”政策重要規章的變化,國家商務部、財政部等部委并未正式發文,而是由各省市商務部門分別通知,進程和標準并不統一。更令人意外的是,自家電下鄉政策2009年實施以來,已出現三個版本的家電下鄉標識卡,更換速度之頻繁,令不少家電企業和經銷商均叫苦不迭。
日前,來自河南、山東等地的鄉鎮經銷商向《中國企業報》抱怨,“老版下鄉標識卡的突然失效給我們造成了很大損失,我們手上有一兩百張標識卡沒有輸入。這種大的政策調整,國家不發布公告,卻搞突然性襲擊,我們要討一個說法。”
據了解,由于家電下鄉政策實施過程中,家電企業從獲得中標資格,到產品進入鄉鎮市場銷售,需要1—3個月的周期,涉及到各地商務部門的備案、產品的生產配送。而企業為了開拓農村市場,往往會集中性地向代理商、經銷商壓貨。目前,很多經銷商手中都擁有大量去年的庫存產品,還有一大批未及時輸入系統的標識卡。
來自河南周口市的一位農村經營店老板表示,“我們都是按照國家要求,對農民購買家電下鄉產品進行現場即時補貼,但我們從信息收集完成到錄入系統,最終從財政所拿到國家補貼卻需要3個月還多。由于沒收到相關的調整通知,我手上還有200多張標識卡沒有錄入。”
然而,《中國企業報》記者在家電下鄉信息管理系統(家電下鄉的官方網站)中并未看到商務部、財政部、工信部針對此次標識卡更換、老版標識卡不再享受補貼發布的相關通知和文件。只是在2010年12月7日,該官網上出現了一份名為《關于做好2011年家電下鄉標識使用規范的通知》,通知只介紹了藍色標識卡的相關規范和標識內容,并未明確老版標識卡的停止使用和補貼,通知最下方也未明確發文部門。
3月24日,江蘇一太陽能企業負責家電下鄉事務的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到現在還有不少家電企業都不知道這一政策的變化,也沒有通知商家及時對老版標識卡進行錄入,損失很慘重。對于這一調整,國家沒有出臺文件,我們也是從2010年的招標文件中發現的相關信息,提前準備的。”
在上述企業人士所說的招標文件中記者看到,在家電下鄉招標文件中的第一章第三項第五條規定,“本項目招標公告發出之日尚具有中標資格的原中標企業未參與本項目投標,其原中標資格截止于2010年12月31日,自2011年1月1日起原中標協議廢止,上述企業2011年1月1日前已領取標識卡的原中標產品,允許其作為家電下鄉補貼產品銷售至2011年3月31日。”
不過,上述招標文件并未明確以標識卡的更迭作為補貼終止的手段。《中國企業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受損最大的不只是那些未及時錄入標識卡信息的商家,而是擁有大量庫存家電下鄉產品的經銷商。
據悉,家電下鄉標識卡的樣式和內容由國家三部委統一規定,由各個企業自行印制。標識卡中有兩個關鍵代碼,一個代碼為標識卡號,一個代碼為產品編號。前者由企業根據銷售網點前一個月錄入家電下鄉系統的產品銷量向國家申請,后者由企業根據產品信息自行生成。自2007年1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三省試點,推出綠色標識卡后,2009年3月又推出了紅色標識卡,2010年3月則推出了淡紫色標識卡,2010年12月則推出了藍色標識卡。
多位家電企業人士分析指出,“國家通過對標識卡的更換管理,可以達到對家電下鄉政策執行過程中的總體調整和管理,避免標識卡長期不變給一些企業和商家騙補國家補貼帶來便利。同時,還可以通過這一手段規范和約束企業在農村市場拓展中,避免盲目冒進、不節制無計劃性,造成產品庫存積壓從而引發農村市場競爭亂局。”
不過,對于涉及家電下鄉政策的重要內容調整,國家相關職能部門為何不公開發布統一的文件通知,而是由各地來通知。截止本報發稿前,上述部門并未正式回應,不過一些家電廠商已經就失效的下鄉標識卡引發的利益問題展開了拉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