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鑫昊并不認為自己在買一項落后技術,當初日立建該生產線曾耗資約60億元人民幣,而今花“20億元”買“60億元”,他們認為很值得。鑫昊綜合處負責人向記者強調:“認為這條等離子面板生產線落后的‘都是外行’。”
企業所在的新站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平板產業一直處在被動地位,目前自己研發不現實。引進生產線重要的出發點是希望對國內面板生產技術形成重要支持。此外,本次引進還包括產品技術、制造技術和技術團隊,并獲得專利許可。在引進項目前,新站區做了詳細的產業和市場前景調研,這條生產線2007年2月投產,設備處于業內領先水平。
鑫昊綜合處相關人士表示,公司非常重視技術人員的引進和培養,前期招聘的都是技術人員。根據計劃,鑫昊將聘員工90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為解決日立技術人員的語言問題,鑫昊將招聘日語翻譯30人。鑫昊綜合處一名員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的員工幾乎都是剛招進來的,公司高層近段時間都在忙招聘等事宜。
談及未來產品的銷量,鑫昊綜合處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建設平板產業基地是為了破除國外對中國的技術輸出封鎖。鑫昊等離子面板生產線投產后,與長虹共同生產的面板只能滿足國內1/3的市場需求,還有2/3的量需要進口,所以銷量肯定沒問題。
不過,數據顯示,2008年國內等離子電視銷量150萬臺左右,長虹等離子面板生產線目前年產量100萬片,鑫昊預計為150萬片。若按照等離子電視現有市場份額來看,長虹跟鑫昊的總產能有過剩危險。
新站區方面還介紹,目前,長虹、康佳、創維等電視機生產商已先期洽談合作意向,有的已簽訂戰略合作計劃,一些廠家為節約生產成本,正在考慮在合肥增設整機生產廠。
對此,國內等離子廠商“力挺”鑫昊。長虹新聞發言人劉海中表示,合肥新引入等離子面板生產線意味著大家對等離子的發展非常看好。長虹愿意與包括鑫昊在內的企業把等離子這塊“蛋糕”做大做強。不過,包括創維、TCL等在內的國內主要液晶電視企業表示對此并不了解,有的則明確表示不會進軍等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