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不會為所有行業都帶來負面效應,IT 產業中的不同分支亦然。在中國市場特殊的環境下,很難想象一個幾乎七成以上銷售都通過政教采購相關項目完成的分支,會在四萬億的大餅之下現出頹勢。
投影機產業的確沒有。在全球市場今年第一季度受到經濟危機影響,投影機需求下降速度非常快,同比負增長達到60% 的時候,依靠政府采購規模的擴大,中國的投影機產業,尤其是行業采購呈現出強勁的逆市增長態勢。在剛結束的半年中,國內投影機業實現了10% 以上的正增長。在全球投影機市場下滑被預測還將持續很長時間的今天,中國行業用戶的采購需求吸引了全世界同行的目光。
2009年,中國市場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最大的差異,就是政府投資規模比往年大了很多,尤其是在教育上的投資。2009 年走上前臺的項目數量非常多,從文化共享、廣電、農村影院、遠程教育2-3期到班班通,以及各省市自己的項目招標都要多于往年,即便從全世界角度來看,中國的政教市場都是非常大的亮點。
在中國市場,教育行業的投影機采購盡管近年來比例一再降低,但基本上也能達到50% 的份額。由于從中央到地方政府近年來對于教育行業發展都投入了更多的重視,這保證了整體市場也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
而在教育行業高峰之后的1 1 〜1 2月,則有專家認為國內投影市場將同時迎來行業采購高峰和中小企業采購復蘇季,在政府投資的進一步拉動之下,商務市場采購的復蘇也會逐漸恢復過來。
然而,并非所有廠商都把中國看作避風港,從去年開始,投影機市場已經有較多的變化,而到了今年,退市、調整和渠道變化更加頻繁。在新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也有一些熟悉的名字從市場中黯然離開。而在滄海桑田的同時,投影機廠商的渠道和業務模式也在調整和變化。明基簽約神州數碼、三菱從總代轉向省級分銷,以及松下分銷商由市場劃分轉向區域劃分等代理模式的變更,廠商與渠道之間的雙向選擇也在悄然進行。
投影機市場上的調整,其實也只是正常的商業現象。無論廠商、合作伙伴還是經銷商,都要根據自己的公司狀況和市場預期,進行相應的調整。隨著核心廠商的變化劇烈,這種變化也會影響到中下游產業,渠道和用戶對品牌的選擇也會隨之產生變化。加上部分退市品牌渠道被瓜分,整個投影機渠道體系也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