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全國人大代表、TCL電子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李東生:制造業振興根在技術創新
周厚健、李東生,中國彩電業第一代領導人中目前僅存的兩位,在日前舉行的2009年全國兩會期間,同為人大代表的兩位“大佬”分別提出了建立《工業振興法》和擴大家電下鄉惠及范圍的提案。
在兩會前夕國務院剛剛通過電子信息和輕工業兩項惠及家電產業的振興方案,對于中國彩電行業多年來利潤微薄,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提出了多項推動方案,而振興制造業的提法也提上了日程。對此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TCL電子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李東生兩位彩電業的元老就兩大振興計劃的影響和中國彩電行業的前景接受了本報電話采訪。
啟動“工業振興法”正當時
《21世紀》:周董在提案中提到的關于建立“工業振興法”的說法,其實是美國應對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及日本應對二戰后經濟衰退采取立法方式來振興工業的特殊做法,你認為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是否到了必須采取立法的措施的時刻?
周厚。弘m然我國工業體系已基本建立,但由于基礎薄弱和西方技術封鎖,導致大部分產業處于世界鏈條的低端,“兩頭在外”,缺少話語權,受制于人。全球金融危機的來臨后,我國南方“來單生產”型企業紛紛倒閉,就充分說明我國相當多的產業因為技術和品牌的缺失,缺乏核心競爭力,抵抗風險的能力低,很難談得上健康持續發展。
無論從我國工業現階段發展對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建設的強烈需求,還是部分已經具備技術積累的精英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的需要,以及金融危機迫使世界知名企業出讓部分區域市場的良好機會,都迫切需要民族企業的振興,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出臺,正是對我國從“世界工廠”向“工業強國”轉變的號召。
危機使得我們不得不認真研究和思考我國的工業化問題,不得不思考面對危機和挑戰如何通過國家、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來從整體上確保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和民族工業的生存發展。無論從外部環境還是內部條件看,啟動該項立法研究正是時機。
《21世紀》:對于兩會前正式通過的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計劃,其中有三方面與彩電產業息息相關,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完成在上游平面顯示核心部件領域對日韓的趕超,我們在核心技術領域從CRT到平板時代一直在苦苦追趕,目前索尼、三星已經在OLED領域開始進行深度布局,我們建立起的高世代液晶生產線是否會再次“投產即落后”?
周厚。弘娮有畔a業振興規劃的出臺,對彩電行業的發展十分有利。我們發現,其中涉及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技術和彩電工業,都直接關涉海信的業務板塊,并且我們在這些領域都具備了深厚的技術積累。同時,這些重點支持項目都屬于產業鏈上游的關鍵技術,國家政策的著力點正好與海信近期的方向戰略是一致的。
從外部競爭環境看,一些全球性家電企業所受沖擊比較大,出現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巨額虧損,紛紛關閉海外工廠并大規模裁員,這會使其研發投入和計劃受到一定影響。此種情況下,我們更要注重提升研發實力,加大投入,以抓住機會實現技術升級。
李東生:國家發布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大力支持產業振興發展,必將對目前中國彩電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問題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振興規劃中,平面顯示產業成為了三大重點突破的核心產業之一,并單獨列為六個工程之一,還將新型的顯示器件企業納入高新科技企業范疇。同時,大尺寸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與彩電工業的轉型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規劃的實施還將鞏固我國彩電工業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增強我國彩電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短期看國家可能在財政、稅收等方面直接支持彩電龍頭企業的技術研發項目,長期看,配套產業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