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向兩端發展
液晶電視頻頻降價,給等離子電視帶來巨大的壓力。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監測數據顯示,與2007年上半年相比,2008年等離子電視整體平均價格下降幅度超過35%。雖然眾廠商近日紛紛推出中小尺寸,但是從利潤率的角度來講,大尺寸仍然是等離子電視未來發展的方向。
上半年平均降價35%
價格低一直是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競爭的砝碼之一。然而自2008年3月以來,液晶面板供過于求周期的到來使液晶面板及整機的價格連續下降,不少面板廠家甚至用減產的方法來控制價格。在這種壓力下,等離子電視不得不下調價格保持自己的競爭力。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375個城市監測數據顯示,與2007年上半年相比,2008年等離子電視整體平均價格下降幅度超過35%,超過液晶電視平均降價水平,但是由于價格下降相對集中在42、50及50英寸以上產品,2008年上半年小尺寸的32英寸規格等離子電視銷售占等離子整體銷售比例由2007年上半年的 0.12%上升到 2008年的43.62%。伴隨著等離子電視價格的下降,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在明顯提升。
2008年1~7月份中怡康的數據顯示,32英寸等離子電視的平均零售價格為4470元,而32英寸的液晶電視的平均價格是5482元,大約相差1000元;42英寸的等離子電視平均價格是8226元,42英寸液晶電視是8889元,大概相差600元;50英寸的等離子電視均價12490元,46英寸的液晶電視均價是12544元,雖然尺寸差一點,但其價格基本上差不多,所以等離子電視相對于同規格的液晶電視而言依然保持比較明顯的價格優勢。
從等離子電視價格區間的關注度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其降價的幅度是非常大的。
據《等離子再認識及優點普及》調查報告顯示,在選擇等離子電視的消費者中有46.4%可以接受5000元~8000元的價格,23.2%的消費者5000元以下才可以接受。
據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4500元以下等離子電視今年1~7月份累計零售量約占整體市場份額的20.81%,今年1~5月份只有14.95%;5000元~6999元價格區間段的等離子電視今年前7個月的零售量約占整體市場份額的15.14%,而今年前5個月只有12.91%;9000元~13000元價格區間段的等離子電視今年前7個月的零售量約占整體市場份額的17%,今年前5個月卻有18%。
在降價的壓力下,國內品牌和國外品牌已形成了兩極分化的發展趨勢。中怡康數據顯示,目前國外品牌的平均價格為10745元,而國內品牌的平均價格則保持在5555元。今年1~7月份銷售量排名前十位的品牌每臺電視的平均價格為:日立9385元、海信5847元、松下12321元、長虹6327元、海爾4745元、創維4284元、康佳4387元、三星12669元、廈華5801元、LG9947元。
目前,42英寸等離子電視仍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尺寸之一,該尺寸目前的平均價格為8226元,比今年前5個月的8607元下降400元。記者發現,在銷量排名前十位的品牌中,只有兩家的平均價格超過了8000元,其余均在7000元左右。該尺寸等離子電視已由去年的10000元下降到現在最低的6365元。
不過雖然7000元左右的42英寸已經成為等離子電視銷售額排名第一的尺寸段,但是從整個平板電視市場來看,等離子電視所占的市場份額卻不大。目前,在4000元到9000元價位上,平板電視已經占整個電視市場的75%,而等離子電視只占平板電視市場的12%,等離子電視在這一價位段的市場空間仍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