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科技部、國資委和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布了首批“創新型企業”名單,四川長虹等91家企業名列其中。按照相關政策,首批創新型企業將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引導各種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創新型企業。
2006年7月,科技部、國資委和全國總工會啟動了建設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長虹等103家企業首批入選“創新型試點企業”名單;兩年以后,包括長虹在內的91家企業在技術研發、高新產品研制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企業發展對技術創新的依存度不斷提高,他們的表現得到科技部等相關部委的認可,最終成為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2005年,長虹首度提出“韌性、信心、開放”的創新觀念,到現在,創新已經貫穿到長虹經營的每一個環節。
創新成效顯著
一群外國人緊握藍牙感應手柄,揮拍、直擋、扣殺,過足了乒乓球癮,這是一款以電視機為載體的乒乓主題游戲《超級乒乓》。這是發生不久前青島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上的一幕,主角是被命名為iTV900系列的長虹電視機產品,該產品實現由“看電視”到“用電視”的轉變,游戲、上網、娛樂樣樣精通。在長虹,像這樣代表潮流的產品還有很多。這些新產品和新服務不斷被開發出來,背后有一個強大的推手——技術創新。
頒證現場
從2005年開始,長虹連續三年的研發資金投入都占到銷售收入比重的5%以上,2007年長虹總研發投入更是達到18億元。在巨額研發資金的投入下,長虹新產品銷售收入占到總銷售收入比重的65%以上,“這意味著企業對技術創新的依存度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長虹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企業對未來發展的影響是潛在的、巨大的。”
從長虹專利申請的走勢可以看出一些端倪。2006年長虹申請的專利數量同比2005年增長98.2%,2007年同比2006年增長44.2%。2008年上半年申請數量同比2007年上半年增長89.65%。長虹專利申請質量逐年提高,以發明專利為例,2006年申請量同比2005年增長126%,2007年申請量同比2006年增長137%,專利對長虹可持續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力。
這些量化的數據的背后,是長虹近年來日益完善的創新制度的支撐。長虹建立起完整的研發體系,包括總部技術平臺、控股子公司研發機構和與知名企業設立的聯合研發機構。形成了核心技術、產品開發、工程應用的多層次研發體系,長虹技術中心在1995年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長虹總部技術平臺部門包括長虹技術中心、長虹創新設計中心和長虹工程技術中心。其中,長虹工程技術中心成立于2007年,主要從事新工藝、新材料及循環經濟的研發與應用推廣
長虹iTV倡導“運動、體驗、共享”的體驗模式
依托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長虹開始打造并逐步形成四大核心技術能力,以虹微電子為主體的集成電路設計能力,以長虹國家級技術中心為主體的嵌入式軟件設計能力,以長虹創新設計中心為主體的工業設計能力,以長虹工程技術中心為主體的工程技術能力。“這四大核心技術能力是行業發展共同面臨的問題,也是企業構筑核心競爭力的源頭。”在集成電路設計方面,長虹為SOC芯片搭建的積木式ASIC高速驗證加速平臺,其規模據亞洲第一;在嵌入式軟件方面,長虹自主研發的AVS解碼器軟件成為某知名跨國公司全球唯一的軟件授權第三方,這是近年來長虹在基礎核心技術輸出領域最為重要的案例之一。
長虹還將標準研發、制定及產業化融入創新體系,通過參與標準制定融入到全球競爭大舞臺。近日,“閃聯”被正式接納為ISO國際標準,全球第一個3C國際標準正式誕生。作為閃聯工作組IGRS的核心成員,長虹為閃聯標準研究及產業化做出了獨特的貢獻,獨立提出多項子標準,率先開發出基于閃聯標準的嵌入式媒體中心產品。長虹同時是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標準AVS組織的核心成員,是AVS DRM的聯合組長單位,也是統一內容保護體系UCPS標準的主席單位和組長單位。截至2008年6月,在AVS標準方面,長虹提交超過15項標準提案,其中8項被采納;在UCPS標準方面,長虹受國內同行的委托,牽頭進行UCPS系統標準以及應用標準的制定,同時聯合國內家電企業、芯片廠商共同推進標準的產業化工作。
與此同時,長虹一直在謀求創新的制度化支撐。2006年下半年,長虹引入IBM產品創新框架,包括研究管理、新業務機會、市場規劃和整合產品開發的四大流程,利用階段決策、跨職能團隊、項目經理負責制等方式提高研發效率、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對前瞻性技術研究、新的業務機會發現與開發、市場分析與產品規劃、產品開發都進行了科學的設計,形成了市場拉動和技術驅動兩條創新主線。
從2004年開始,長虹連續四年召開年度技術創新大會,巨資獎勵創新項目和個人。在這個 “年度科技盛會”上,獎金也步步走高,從2004年的500萬元調高至2007年的700萬元,其結果是“一大批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項目涌現出來”。2007年,AVS標準研究及基于DSP平臺的產品實現、閃聯等家庭無線網絡標準研究及產品開發等12個項目獲得長虹技術創新一等獎。
長虹等離子屏亮相2008SINOCES
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我國今后發展的重大戰略抉擇。近三年來,長虹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電子科大、西安交大、浙江大學、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微軟、英特爾、AMD、中國電信、盛大、攀鋼等中外知名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原始創新成為長虹自主創新的一個突破口,“從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的應用創新,轉變到原始創新,更加注重核心、基礎技術的研發,而這些研發最終落到自主知識產權上。”作為國家第三批知識產權工作試點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交流工作站,長虹力求“以知識產權促進企業科技創新”。目前,長虹已經建立完整的專利工作體系,包括建立專利分析平臺,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和知識產權聯盟。
“長虹是一個有著優良技術傳統的企業,崇尚依靠科技進步推動企業發展。”一位接近長虹的人士表示,“50年的創新積淀,讓長虹可以快速有效地應對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