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家用投影機市場拓展的一些觀點
國內投影機產品市場連續多年達到20%到30%的銷量增長,帶來的不僅僅是投影機產品的日益大眾化,更帶來了國際投影機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關心。目前,這種關心已經開始感染國內的視聽產品企業。包括長虹、海爾等多家企業紛紛涉足投影機領域。
投影機市場引人注目的不僅僅是高速的增長,更包括人們對于投影機市場未來成長性的良好預期。特別是在家用市場,面對巨大的消費者市場基數,分析家們紛紛給出最良好的預期。然而,從近幾年家用市場的成長速度來看卻并不理想。這導致更多的分析家開始對以往的預測進行反思。
平板市場是否會侵吞家用機市場
與家用投影機市場增長速度不夠理想相比,家用顯示行業的另一個嬌兒,平板電視卻出現了爆炸性的增長。
據統計數據表明,從03年至今,以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為代表的平板電視市場獲得了爆發性的增長。07年國內平板產品銷量超過700萬臺,而06年的數字只有400萬臺。事實上,在03年,平板市場的規模不過幾十萬臺,甚至沒有07年的投影機市場規模大。
平板電視良好的市場成長,令一部分人群開始驚呼:家用投影機的真正競爭對手來了。
得出這樣的結論主要是基于兩個原因:首先是平板電視產品超過預期的大型化發展態勢;其次是家用投影機的孿生兄弟“背投影電視機”在與平板的較量中已經犧牲了。
平板產品的大型化,不僅沖擊著家用投影機的市場,同時也導致了自身內部等離子技術和液晶技術的持久抗衡。
在平板產品普及的早些時候,液晶和等離子產品隔守著40英寸的尺寸分界線。液晶電視機產品幾乎全部存在于40英寸尺寸之下,而等離子電視機產品則主要包括37、42英寸和更大尺寸的產品。
但是隨著液晶屏幕六代線、七代線、八代線的產能的開出,液晶產品也足可以“經濟”的切割40英寸以上產。甚至八代線已經把52英寸作為主流產品線來生產。這使得原本以大尺寸見長的等離子產品面臨更大的市場壓力。
在大尺寸上,液晶電視雖然不具有價格優勢,但是分辨率、亮度、無燒屏等方面的優勢,足以使等離子產品只能甘居于下風。
液晶產品的大尺寸化不僅能夠實現類似于投影機的影院般的展示效果,它也進一步推動了等離子產品向大尺寸的演進。目前,三星、日立等諸多等離子企業已經做出放棄40英寸尺寸級市場,著重發展50英寸和60英寸兩個尺寸線的戰略調整。這種漸進的大尺寸化的平板電視被認為是可能對家用投影機市場造成威脅的主要競爭對手。在07年,索尼三星正式上市了70英寸的液晶電視機,這被認為是平板電視已經侵入到投影機的優勢尺寸線,60英寸以上尺寸的最明顯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