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第三階段:產業報國,國際化癡心不改
TCL希望從中國的企業發展成為國際化企業,決定開始走國際化路線。04年,TCL通過整體改制上市,公司規模和實力有了增長。另外,在04年,我們通過并購湯姆遜彩電業務,使國際業務規模和競爭力有了質的提升。從05年開始,TCL海外銷售超過了國內的銷售,這一個過程還在進程中。大家也看到,04年國際并購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和挑戰,集團連續兩年出現虧損,而且虧損的額度一直比較大。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我們反復研究國內外其他企業發展的路程、其他企業國際化成功或失敗的案例、整個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和中國經濟未來的挑戰和機會。06年,我們內部以“鷹之重生”為主題重塑了企業文化,“鷹之重生”代表了從中國企業向國際化企業轉變過程當中,企業內部如何脫胎換骨,如何建立新的能力,這一項工作還在進行當中。
我們始終堅定地認為,國際化這一條路是我們必須要走的,因為我們看到,成功的企業都是經歷國際化的,在我們產業里面無一例外。
無論是日韓企業、臺灣企業,還是早期的美國企業和歐洲企業,無一例外都是全球化企業,都經歷了國際化這一個階段。我們產業中非常成功的、早期的索尼和現在的三星,走的路跟我們很相似。索尼和三星在發展過程當中,也曾遭遇困難時期。例如三星在97、98年連續兩年虧損,虧損額度也很大,這也是快速國際擴張的后遺癥,東亞金融危機風暴是導火索。十年前,三星差一點就沒有挺過難關。TCL運氣比較好,在04年之前沒有虧損過,沒有利潤下降的年頭,每年都有利潤增長。但05、06年,對我們來說,挑戰很大,壓力也很大,但是也能夠培養企業的生存能力,這一種能力是如何應對逆境中的困難和挑戰。
TCL這兩年的困難期,我們挺過來了,這一次洗禮,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2007年3.8億的贏利(注:未經審計的年度快報數字),更重要的是企業適應國際競爭的能力初步建立起來了,未來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提高、改善。一個企業經歷這種挫折后沒有倒下,企業的免疫力會提高。這一個過程對企業是非常有價值,就是企業的資產。而且這兩年我們逐步在困難、挑戰和挫折當中總結和積累了很多東西,有利于我們未來迎接更大的挑戰。
TCL集團2007年度業績快報贏利3.8億,但這個數字未經審計,如果沒有意外,實際結果不會比快報差。我們對2008年的發展,非常有信心。TCL正在進入第三個十年,這十年,我們希望成為有競爭力的全球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