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D業界的重組正在加速,特別是液晶霸主——夏普的動向尤為活躍。夏普2007年9月20日與PDP陣營的成員之一——先鋒就業務合作及資本合作達成基本意向,12月21日又宣布與東芝將在相互供應液晶面板及半導體方面展開業務合作。2008年2月6日,在能夠采用與液晶面板通用的薄膜技術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夏普又與東京電子共同成立了制造裝置開發公司。2月26日索尼和夏普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合資建造10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2007年9月24日夏普與先鋒決定業務及資金合作
據權威部門調查統計:大尺寸電視液晶面板從2009年起將出現供給過剩的情況,很可能形成買方市場。這是因為,日本、韓國及臺灣液晶面板廠商在近半年內均決定投資建設的電視液晶面板工廠,到09年將相繼投產,供應能力也將急速擴大。
因此,對于索尼是否能夠與夏普簽訂液晶面板長期采購合同,業界存在懷疑的看法。但是Techno Systems Research的林秀介指出,“索尼曾表示在液晶電視份額的爭奪上將一舉甩開前三甲以下的企業,為此索尼很可能會從夏普采購面板,以‘確保彈藥’充足”。同時林秀介還表示,“索尼打算將2008年度的全球液晶電視銷售計劃從1800萬臺擴大至2000萬臺,擴大的部分也可能會從夏普采購”。
另一方面,對于表示不僅僅依靠此前“龜山工廠”的優勢,而要進行以電視液晶面板外銷為業務支柱的戰略轉換的夏普而言,如果能夠把在液晶電視市場上與其爭奪份額首位的索尼吸收為大客戶的話,其好處不可估量。可以說,與東芝之間的業務合作相比,夏普將會獲得更大的利益。
最后我們再來回顧一下2007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排名:三星13.38%、索尼9.56%、飛利浦8.55%、夏普8.05%、LG6.82%、東芝4.28%與松下的2.96%。顯然,在液晶電視市場上,三星是索尼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根據全球知名市場調查公司DisplaySearch提供的最新數據,2007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突破8000萬臺,三星出貨量高達1338萬臺,市場份額達17%,市場份額和銷售金額雙雙居全球第一。而索尼的出貨量只有956萬臺,比三星少342萬臺,市場份額只占12%,比三星落后5個百分點。三星已連續三年名列全球第一,而且和索尼的差距在加大中。
而從2007年第四季度的銷售業績來看,索尼在北美市場的出貨量居然超過了三星。不過目前阻止索尼保持良好電視銷售勢頭的最大問題是面板供應不足。索尼三星、夏普不同,索尼是液晶電視液晶三強3S中唯一不具備液晶電視面板制造能力的公司,面板來源主要依靠同三星合作的S-LCD和臺灣屏。由于去年液晶電視面板供應緊俏,索尼也受到了一定的掣肘,2008年面板還要持續緊俏,而索尼液晶電視的出貨量預計將超過1500萬臺,僅憑現有的S-LCD和臺灣屏,已無法滿足索尼的需求,而選擇作為全球最大液晶面板生產線擁有者的夏普合作,以期獲得穩定的面板供應,是明智的決策。而在3S的特殊關系中,由夏普三星提供面板供應的索尼能否脫穎而出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