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等離子第一只被宰的羔羊之二
事實也證明,先鋒的高端策略和專賣渠道,并未在國內市場為期迎來預其的市場占有率。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平板電視進入普及階段,則連鎖賣場即將成為最主要的銷售渠道。離開最主要的渠道等于離開最主要的客戶群,這對于一個致力于推廣一項全民性的消費電子產品的企業無疑是一個巨大打擊。哪怕在高端市場,自建渠道能維持較好的利潤,但是,高端市場的規模畢竟有限,規模優勢將成為高端策略最主要的殺手。
業內專業還指出,先鋒并非沒有走平民路線的產品。例如享譽世界的先鋒DVD刻錄機,在IT業就屬于價格中檔但是性能居首的產品。先鋒在IT產品上采用有別于一貫高端高價的策略,恰恰是對市場持續的研究和認真分析作出的戰略方針。
在其它市場,先鋒等離子產品的表現經過05年的輝煌期之后也陷入了危機。05年,歐美市場,憑借高端產品的形象和渠道的連貫性,先鋒等離子取得了市場前二的位置。但是05年開始的平板產品全面的價格調整,對先鋒的高端策略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至今年,先鋒新品發布,同尺寸同規格產品,先鋒等離子電視比等離子市場占有率第一位的松下產品溢價超過50%,個別產品甚至高達100%的價差。而在品牌知名度上,先鋒比較松下并沒有任何優勢,價格上的頹勢成為先鋒等離子走向虧損的最重要因素。另一個方面,客戶丟失也是先鋒等離子陷入困境的一個主要原因。在NEC等離子業務出售給先鋒之前,索尼、東芝等企業曾經是NEC等離子屏的主要采購者。而在先鋒收購NEC等離子業務后不久,索尼東芝等企業紛紛退出等離子電視的生產。同時隨著國內平板產業向大尺寸液晶產品的傾斜,國內企業等離子屏采購數量并未出項預期的增長,甚至出現萎縮的局面。
國際市場上,出資40億美元購進NEC等離子生產線后,先鋒的繼續投入能力顯得捉襟見肘。關閉兩條落后生產線和06年起新建一條新線之后,先鋒依然面臨著原有生產線需要改造升級的壓力。這也是先鋒急于引入投資者的一個原因。
06年年中,先鋒計劃斥資200億日圓(約1.78億美元),在日本興建一條新的等離子顯示面板(PDP)生產線的消息公布之后,先鋒的次日股價早盤一度下跌3.7%,而當日日經指數下挫1.43%。在該時期先鋒等離子的市場占有率僅有6.2%,這無疑是一個比較低的數字。先鋒新的生產線計劃與07年年中帶來接近每年100萬片以上相當于42英寸的產能,這將為先鋒取得1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打下基礎。在其后不久先鋒將新生產線量產的預定時間推遲到了08年3月以后。
06年年中,先鋒依然對等離子市場有著不錯的預期估計。受益于歐洲和北美市場的增長,先鋒等離子業務,06年第二季度同比05年第二季度增長了約3成,同時公司收益水平也有2成的增長。先鋒社長須藤民彥表示,本財政年度至目前為止,等離子電視銷售金額較預期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