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三年前海信就著手籌備模組產業,相形于當年眾多只是借助模組題材進行宣傳而無實質進展的彩電同行,更加注重實干的海信已悄然完成了項目規劃和一期目標:第一條年產50萬片15英寸到42英寸液晶電視模組的生產線以及屏的維修線體已經在海信建成投產。
從2007年到2009年,海信計劃投資7億元人民幣分三步完成五條模組生產線的建設。明年上半年,海信將正式投產第二條生產線;2008年底完成第三條生產線并達到年產150萬片的制造能力;2009年五條生產線全部完成,屆時海信電視液晶模組年產能將達到300萬片。期間,海信將建成一條LED背光模組生產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主任陸刃波認為,整機廠商進入模組的前提一是自身液晶的銷量足夠大,成本優勢明顯;二是技術能力足夠強。他認為已經連續三年穩居國內平板電視第一的海信上馬模組生產線正當其時。
據介紹,去年年底,海信“低成本動態LED光源系統開發”項目獲得國家863計劃支持,這是中國彩電企業首次承擔國家863計劃在該領域的項目;今年7月,海信大尺寸液晶電視用LED背光模組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又中標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重點項目,海信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臺大尺寸LED背光源液晶電視也同步推出。
“加上海信在視頻處理芯片上的優勢,可實現液晶模組60%以上的組件自主開發。”劉衛東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