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9日,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CVIA)和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共同發布了《中國彩電行業發展藍皮書-2007年上半年盤點》(簡稱《藍皮書》)。《藍皮書》指出,今年上半年彩電總產量達到3835萬臺,其中內銷1786萬臺。所有彩電類型中唯獨液晶電視保持高達140%的同比增長,其他產品都略有下滑。
㈠2007上半年中國彩電行業總體產銷狀況:產量小幅增長,產品結構繼續調整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07上半年,中國彩電行業產量繼續保持了小幅增長態勢:總產量為3835萬臺,產銷率達99.8%。產銷銜接較好,企業以銷定產能力明顯提升。從各類顯示技術的產品結構看,與上年同期相比,CRT彩電的產量比重從77.1%下降9.6個百分點到67.5%;液晶電視的產量比重從19.3%提高11.5個百分點到30.8%,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和先前預期基本吻合。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彩電出口同比明顯下降:全行業共出口彩電1830萬臺,占總產量的44.7%,同比減少了7.9%。萎縮的主要原因是CRT彩電出口同比減少21.9%。
㈡2007上半年中國國內彩電市場:穩定增長中醞釀巨變
《藍皮書》指出,2007年上半年中國國內彩電市場總體規模實現了持續增長,總銷量達1786萬臺,同比增長4.2%,銷額為511億元,實現同比11%的較高增長。但彩電市場的格局有所變化:呈現液晶電視獨家高速增長,其他產品類型或停滯、或衰減的局面。并且各類產品內部結構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CRT電視銷量平穩下降7%,液晶電視銷額比重達54%
《藍皮書》指出,2007年上半年,CRT電視市場同比平穩下降7%,仍占彩電全體79%的比重。然而超薄CRT電視增長強勁, 上半年銷量增長了近2倍,達238萬臺, 并已超過2006年全年銷量,占CRT電視的17%。
賽諾市場研究公司發布的數據表明,2007年上半年,液晶電視市場依然高速增長,上半年同比增長率高達140%,銷量為334萬臺,占彩電市場的18.7%。銷額比重更達到總體的54%,高出CRT電視16個百分點。但在2007年第2季度同比增長率回落到105%,比第1季度下降15%。
大屏幕液晶電視比重趨穩,50英寸等離子達16%
根據賽諾的數據,2007年上半年液晶電視規格結構逐步趨穩,40英寸及以上大屏幕液晶電視的比重基本穩定在33%左右;而32英寸液晶電視的比重已經持續穩定在36~38%左右。2007年上半年等離子電視的規格結構發生了巨變:50英寸比重達到16%,第2季度甚至高達21.6%;而42英寸WXGA(符合中國高清標準)規格產品的比重迅速提高到26%,普通的42英寸VGA產品(標清)比重則首度下降到41%。
但是50英寸等離子的激增主要來自于日立的大力推動,而42寸WXGA則也來自于松下和日立的耕耘。國產等離子陣營將寄希望于32英寸產品的橫空出世,不過前景如何還有待市場的考驗。
㈢彩電行業競爭環境:今非昔比
與彩電行業結構發生快速變化相對應的是,行業競爭環境的今非昔比。比較明顯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國外品牌加大對國內大屏幕平板電視市場的競爭力度,對國內品牌帶來較大壓力。中國彩電行業在CRT時代建立的產業鏈優勢,正在讓位于新的平板電視產業。但由于中國平板電視產業配套不健全,國產品牌缺乏產業鏈的配套支持,在行業的垂直整合上面臨諸多限制,整個行業建立在CRT產業鏈上的顯著性價比優勢正在失去市場競爭力。而外資品牌依托上游資源整合優勢,以超過國產品牌的頻率和幅度發動價格戰,所帶來的結果是外資彩電市場份額的快速上升。根據賽諾市場研究公司的監測,從2007年上半年,外資平板大屏幕電視的降價幅度平均在10%以上。與此對應的是,外資品牌的平板電視市場份額超過了50%。
二是出口市場,涌現出許多中小加工企業,低價競爭有所抬頭。這些問題,也是當前彩電行業實現進一步增長和轉型成功必須面對和深入探討解決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