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的理性不只表現為不血拼價格,走勢穩健,而且表現在彼此默契地避免了同質化競爭,實施了共性之下的差異化策略。這一點與中國彩電企業幾乎都把重點放在液晶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夏普因無相關自主關鍵器件的技術,完全不碰等離子和背投電視,只專注于液晶電視,并成為液晶的技術霸主。目前其液晶產品線最為豐富,有37英寸、42英寸、46英寸、52英寸、57英寸、65英寸及108英寸等。
索尼無法掌握等離子面板,前些年放棄了這一業務,目前重點放在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液晶和LCOS背投電視之上。今年12月,索尼全球首臺11英寸OLED電視將上市,意味著其寄望于未來在OLED電視業務上搶占制高點。
松下和日立在中小屏幕做液晶,大屏幕做等離子,但在等離子策略上,松下和日立也絕無雷同,松下側重在42英寸市場開發高清甚至全高清產品,而日立的重點則在50英寸以上的市場上。
東芝也曾中途放棄了等離子業務,現在重點是液晶電視。由于失去了掌握平板面板的技術先機,東芝曾聯手佳能共同開發SED電視,但SED纏上專利官司,東芝也退出了SED業務。最新的消息是,東芝近日宣布將于2009年推出OLED電視,意欲在這一新興電視領域搶得一杯羹。
JVC并非彩電業的領軍者,在平板電視處于被動的局面之下,全力發展其擁有關鍵技術的LCOS,并推出了全球最大的110英寸LCOS背投電視。
先鋒僅專注于等離子面板和等離子電視的制造,在等離子策略方面,與松下日立不同,定位最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