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肋”被人們形容為“食之無肉、棄之有味”。7月的國內平板市場就如同雞肋一般。雖然也算搭上了世界杯的末班車、還有青島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SINOCES)助威,而且價格下跌的新聞也不絕于耳,但是眾廠家都清楚,這個時候很難從市場上賺到太多油水。進入淡季的平板消費市場最大的看點不是行情的變化、新品的推出,到成了液晶和等離子兩陣營的口水之爭,這似乎也頗顯7月平板市場的蕭條。
7月為世界杯收關
雖然各大廠商都紛紛看好世界杯市場的“視界杯”,但是平板的實際銷售卻并未如愿傳來利好的消息,雖然這個六月和7月大伙的“收入”已經好于往年。
早在世界杯開始之前,平板廠家就已經為世界杯做好了各種準備。比如TCL推出47英寸的世界杯紀念版液晶電視、創(chuàng)維也把抄了很久的刻錄電視放在世界杯前上市, LG更是不惜重金在中央電視臺為其新款50英寸等離子大做廣告,長虹也借之前的換標余波大推“視界杯”攻勢。與廠家同步,賣場專門針對世界杯推出的優(yōu)惠活動,各種贈品、優(yōu)惠名目繁多,絲毫不亞于五一、十一、春節(jié)三個黃金周的熱情。然而,國內平板真正的市場表現(xiàn)并沒有令廠商們如愿以償。
一方面,平板電視在我國市場的成長主要還是05年一年的事,無論是從銷量還是銷售比例來講,平板電視距離真正成為大眾商品都還有一定的距離。這主要是由于平板電視目前主流尺寸集中在6000-20000元的價位對于普通家庭依然不是一筆小開支。尤其是對于新婚家庭,這樣的預算基本會占到全部家電預算的一半,據(jù)統(tǒng)計在被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級城市,新婚夫婦約有40%的家電預算只有15000元,這包括冰箱、洗衣機、彩電、空調、廚浴以及小家電。這樣的預算對于一款平板電視還是略有緊張的。
另一方面,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那怕在一線城市也才剛剛達到小康水平。雖然人民的生活正在逐步向發(fā)展型享受型過渡,然而像“體育消費”這樣的概念被人們普遍接受還有一定距離。國內市場購買新彩電基本的市場需求依然保留在老換新、結婚新居等為主,除了部分球迷朋友會選擇為體育消費,絕大部分人還不習慣于這樣的消費方式。
同時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世界杯之前的五一期間大部分短期有計劃購買平板產品的消費者已經選購了自己心儀的產品。
以上三個原因的綜合作用導致了被普遍看好的世界杯彩電市場在國內的表現(xiàn)不及業(yè)內的預期。尤其是進入7月之后雖然世界杯決賽階段的賽事更加引人注目,但是對彩電市場的帶動作用已接近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