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交替時,可以說2006年的平板電視市場是一個充滿故事的一年,從春節洋品牌集體跳水,到三月份的高清標準,再到熱鬧非凡的五一……每掀一張月歷,平板電視就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故事,無論是價格、技術還是服務,在2006年里,平板電視都有著出色的表現,給消費者帶來無數的意外驚喜。在走到了2006年的末端,讓我們一起回顧2006年平板電視的進步與困境,也好讓準備購買平板電視的用戶提供一個參考。
一、2006年平板市場出色表現
購買平板電視,消費者最關注無非是價格、技術與售后服務。在過去的2005年,32英寸液晶電視要高達兩萬元,高清技術遙不可及,“三包”問題不斷困繞消費者……在2006年,這些問題一一得到了解決。
價格護航普及大道
2006年平板電視最早的降價潮是出現在春節前后,以索尼為首的八大“洋品牌”平板電視廠家聯手上演價格“集體跳水”,整體降幅高達20%,號稱“液晶之父”的夏普32英寸以上單臺讓利2000元,索尼5款液晶也同時降價2000元。國產品牌廈華37英寸液晶猛降2000元,創維46英寸液晶一次性降1萬元,跌進3萬元以內,據多國美、蘇寧等多家電器商場表示春節平板電視最高降幅超過50%。
進入3月,當大家以為三月將是一個平淡季節,絕不會出手購買時,創維公司卻推出了以淡季促銷為目的的“春雷行動”,旗下32英寸到50英寸的十余款以大尺寸平板為主的產品全面讓利促銷,接下來廈華、康佳、長虹等廠商集體加入。不過與春節平板電視降價不同的是這次降價以40英寸以上大尺寸平板為主。3月底“高清國標”有了最后的結論,在4月平板市場,雖然商家抓住“高清標準”、“認證”的字眼 “攪混”,然而在平板市場整體價格走勢依舊平穩,只是在下旬部分廠商開始為五.一黃金周“投石問路”,如三星,32英寸液晶跌破了萬元大關。
5月,無疑是消費者出手的好時機。五一節日間平板產品平均降幅達到10%-20%,平均降價超過1000-3000元。同去年同期比較,相應尺寸的價格水平更是只有去年的40%-60%左右。32英寸液晶降到4999元、47英寸液晶降到16999元、還有突破萬元的40英寸、37英寸液晶。因為受“高清標準”影響,42英寸等離子最低價格為6000元,相比液晶,等離子已失去了價格優勢。
6月,以往一貫是電視消費淡季,今年的6月卻成了商家、廠家們的必爭之地。原因有四年一度的世界頂級體育盛事。6月平板市場的價位繼續保持在五一以來的低谷,國外平板電視品牌企業則把價格調整的重點放在了42英寸高分辨率等離子電視和32英寸液晶電視上。6月降幅最大的平板電視是索尼的一款42英寸液晶背投電視,報價直接從14000元跌至最低7000余元。
7月的平板電視像往年一樣表現得死氣沉沉,市場值得買的平板電視價位太高,而且出現新品將上,老產品過時的現象,因此這是一個不宜購買季節。按往年的習慣,8月本應是一個銷售淡季,然而今年的8月卻出現空前降價熱潮,原因只是提早為十一黃金周熱銷做準備。八月初期,各平板電視品牌大幅度跳水,其主流32英寸、37英寸液晶電視降價幅度最大,高達50%。
9月是為十一黃金周預熱的一個階段,在這一個月里,各大廠商都會推出新品備戰十一黃金周,新品上市,價格穩定,而舊產品未出現降價現象。10月到來,行情促銷對于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喜訊,今年10月平板電視在價格方面達到了一個空前最低價,在特價陣營中,更多的32英寸液晶電視跌破5000元,37英寸液晶跌破7000元,40英寸液晶跌破9000元。國產液晶中,32英寸降到3800元左右,37英寸降到5800元,42英寸降到7800元,47英寸降到8800元。總體來說,今年的十一黃金周,相對于去年來說,同尺寸產品差不多跌了一半左右的價格,這種降價趨勢使平板電視由 “貴族”走向“平民”。
11月,雖說是平板電視銷售的淡季月,但也可稱之為新品月,在這個月里我們看到各大廠商集中精力推出新品準備為年底春節銷售冠軍做準備。12月,圣誕節的后面緊接著是元旦,平板市場已打出促銷降價的口號,但總的來說,因為十一黃金周平板電視降幅較大,在今年12月到明年春節前,平板電視降價幅度不會太大,準備購買的消費者還是等到春節前入貨較為妥當。
降、降、降,用這三個字來形容2006年平板電視再好不過。在整整一年間,平板電視降幅高達70%,其中以32~42英寸的降幅最大,因為它們也成為2006年的主流平板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