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創新挑戰賽暨中關村第二屆科技軍民融合專題賽,11月13日、14日、15日組織分賽,正式進入面對面現場比拼環節。分賽將由中關村海淀園、中關村石景山園、中關村聯創軍民融合裝備產業聯盟分別組織。
中關村管委會陳文奇副巡視員介紹,通過賽事,加快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導創新主體開展前沿關鍵技術研發,促進優秀軍民兩用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進構建中關村科技軍民融合協同研發體系示范和軍方需求發布引導民參軍窗口。
據悉,本屆賽事自今年8月1日啟動以來,先后分兩批集中發布了116個需求,內容涵蓋網絡與通信、智能制造、無人系統、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與動力裝置、技術應用場景設計和其他共9個領域,包括前沿創新需求、難題破解需求和應用場景需求。這些需求一經發布,立即引起相關領域高度關注,來自國內19個省(市)、自治區的單位、團隊和自然人提交152個解決方案。經過專家評委初審,最終確定105個參賽單位(團隊、自然人)129個解決方案進入分賽比拼。有25個需求形成了“一對多”比拼格局,其中個別需求有9個解決方案。
中關村管委會軍民融合創新工作處張曉明處長告訴記者,本屆專題賽充分發揮各領域專家、尤其是軍方專家的把關定向及精準指導作用,為分賽提供專業化的對接評審融合服務。分賽共邀請了180余位專家擔任評委,其中85%來自軍隊、軍工科研單位,采取解決方案提供方與評委現場對接評審的形式組織,包括解決方案陳述、專家提問、互動交流等環節。中關村示范區將會優先支持重大前沿原創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廣,優先支持頂尖人才及團隊創新發展,重大成果還將向國家科技部、軍隊單位和北京市相關單位推薦。
中關村聯創軍民融合裝備產業聯盟秘書長季會現表示,為確保比拼質量和效果,本屆專題賽首次采取線上對接的方式,組織專家與解決方案提供方進行在線交流,由各專家對參賽單位上傳的解決方案進行線上預評和在線輔導,共有105名專家在線點評864人次,提出約1600余條輔導意見,得到了參賽單位的普遍好評。
這次比賽不僅贏得了軍隊、軍工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也贏得了民參軍企業的積極響應。上海鑒真防務有限公司是去年首屆專題賽的參賽單位,今年他們公開懸賞發布了2個需求,并征集到了9個有效解決方案。公司CEO帥博高興地說:“中關村軍民融合專題賽為‘民參軍’‘軍轉民’開辟了快速通道,為企業發展拓展了思路,贏得了外援,我們熱烈歡迎也將會積極參與此類比賽。”
專題賽由科技部、軍委后勤保障部、軍委科技委、軍事科學院擔任指導單位,科技部火炬中心、中關村管委會、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陸軍研究院科技創新研究中心、海軍研究院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火箭軍軍民融合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關村聯創軍民融合裝備產業聯盟承辦,國防科工局信息中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北京市政務服務辦、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石景山園管委會聯合主辦,中國國防工業企業協會、全聯科技裝備業商會擔任支持單位,中關村光電產業協會、中關村軍民融合信息裝備產業促進會、創業公社等擔任協辦單位。
專題賽分賽歷時3天,總賽將于12月上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