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當下彩電顯示技術,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到OLED和8K顯示技術,由于這兩大彩電顯示技術,在畫質方面都具有非常出眾的表現,也時常引發諸多消費者對這兩大技術作對比,有人認為OLED電視更出眾,也有人認為8K電視畫質更清晰。那么從當下彩電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OLED電視和8K電視未來普及,都需克服哪些難題?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OLED電視。據筆者了解,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也被稱為有機發光半導體。OLED電視與我們目前常見的LCD電視和量子點電視不同,它的每一個像素點都能做到獨立發光,這讓它不再需要像普通液晶電視一樣,具備彩色濾光片、液晶、偏光片等復雜結構,機身也更加輕薄。
從畫質表現來看,OLED電視相比傳統液晶電視,在明暗對比度上比液晶電視更強。由于OLED電視每一個像素點都能實現自行開閉,因此在不發光的狀態下,可實現幾乎全黑的顯示效果。同時在色彩方面,OLED電視也有著不錯的表現,自身發光特性的原因讓它的還原度較高。
不過,OLED電視當下也面臨著諸多難以克服的難題,譬如高昂的售價、使用壽命、生產量頻率低等問題,使得OLED電視并未真正完全普及。而從目前來看,OLED電視市場仍然面臨面板供應不足的現象,尚未完全發育的產業鏈制約了OLED的進一步普及。OLED想要成為未來電視“標配”,不僅需要時間,同時也需要技術的進步,而從目前來看,這些問題仍然存在。
我們再來看看8K電視。8K電視即擁有8K分辨率的電視,可以做到4K分辨率的4倍,1080P的16倍。8K分辨率的像素可達到3300萬個,足以達到人眼識別的4.3倍,從4K到8K,所實現的并非清晰度的增加,8K電視在畫面精密度、色域覆蓋率、色深度、幀速率等各個方面均有提升。
不過8K電視在片源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沒有節目源的電視和普通電視沒有任何的區別。同時售價也是一個大問題,索尼、LG等在2012年推出的4K電視尺寸為84英寸,售價也高達十幾萬,那么如果是8K電視,售價肯定更高。
更為通俗的來說,8K電視現在看來還只是概念,一個8K時代的到來,不是一臺8K電視的問世,而需要一套8K全產業鏈生態系統的創造。在4K電視尚未全面普及的形勢下,當下談論8K電視普及可能有點過早。
但是電視畫質的發展之路,4K絕對不會是終點,8K電視的到來是必然的趨勢,正如智能手機,1080P已經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人的眼睛,包括三星在內的很多大廠均將手機屏幕的分辨率提升到了2K,甚至索尼直接奔向了4K。這不是偏執,而是技術發展的正常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