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巴西里約奧運會即將開幕。不過,大屏君最關心的問題,顯然已經不是中國隊能拿多少金牌。對此,奧運前一些帝國主義的力量已經沒少使用“絆子”:俄國不是已經中鏢了嗎?比較而言,真正的問題是:安全!安全!安全!——重要的問題說三遍。奧運健兒安全歸來,比金牌重要。
這不,奧運還沒開始,跨欄名將冬鵬就遭遇了盜匪。但是,問題的關鍵不在這里,而是“中國奧運代表團已發生了多起運動員財物被搶被偷的案件,且里約警察似乎無能為力”。
槍支、毒品、色情、流氓、貧民窟、塞卡病毒、海灘可能的超級細菌、美國政府對安全事項的警告:對于這樣一個地區,破財消災是小事情。大屏君更擔心的是恐怖組織會不會有什么大陰謀之類的。而且,對于異國他鄉的政府,不要報以像我們祖國這般優秀的“理想”。同時,更不要指望,犯罪組織或者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會因為“奧運盛會”,暫時“消停”下來。正常的邏輯是:他們認為奧運才是他們的機會。
針對以上這些擔憂,大屏行業的人士自然想到一個問題:我們的安防企業要不要大大的去里約打廣告呢??低曇灰、創維的監視器要不要去、洲明的大屏要不要去、威創的指揮調度中心要不要去……
支持者的觀點是:異國他鄉的人民和同胞需要這些先進產品、技術和經驗,來保障安全。而且,一般的邏輯下,即便是有嚴重腐敗和官僚問題的政府,也不應該對社會安全投入“滿不在乎”。君不見,美國全球最大的“買賣”就是輸出“軍事安全”嗎!我們沒有那么大的海外軍力,但是治安維穩的“技防”還是“價廉物美”、“科技領先”,而且“量又足”的。
不支持的觀點則是:南美是美國的后花園,受美國政治影響太大。巴西當地的政府效率、民粹扯皮都比較是問題,且其財力也不是很理想——雖然和中國比,南美很多國家號稱更為發達,但是其GDP中的“無效熵”要多得多。實際可支配的“靈活”財力并不高。且政府也沒有空前的凝聚力來“集中力量辦大事”(對比我國剛剛建國的階段,最高4成的勞動產出用于再投資,建設現代產業體系,那絕對是人類奇跡)。
更為重要的是,巴西等南美大部分國家的政體中,地方和中央政府的任務不是“做蛋糕”,而是“分蛋糕”。這和國內剛好相反。國內政府幾乎是最大的經濟參與體。地方政府之間具有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競爭關系。政府是社會最大的“蛋糕廚師”。這種中外差距,使得實際國外政府“安全相關”的社會公共產品的“新增”能力非常低下。這是國內安防產業“里約打廣告”最需要注意的問題。
其實,大屏君覺得,以上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恰恰反映了國內安防企業的“現狀”,尤其是“走出去”的現狀。
海康威視、威創、創維、洲明都是全球領先的大屏安全行業企業。甚至,能摘得某項“最大”的桂冠。但是,這些企業真正走上這等寶座,也就是近年的事情,且其市場高度依賴國內行業地位。或者說,這種大和強,主要是對內服務,而不是對外賺錢。
歐洲典型經濟學派的代表,《富國論》的作者,亞當斯密認為,只有海外貿易的利潤,才能真正使得一國的硬財富增加。雖然對企業而言,國內經營也是利潤滿滿;但是對于國家產業而言,必須走出去、爭奪國際市場,才能贏得“純剩余利潤”。大屏安防行業概莫能外。這也是國內安防大屏企業現在的核心任務。
以小間距LED屏為例,在國內市場,那些大品牌只能說是達到行業先進水平;但是,如果是國際市場,措辭就會變成“絕對領先”——對于這樣的“中國高地”產品,如果不能推出國門豈不是全球人民的損失。再以威創的指揮調度中心系統為例,從最開始為海外品牌做通路、渠道,到自主研發創建獨立自主產品和品牌,再到現在可視化概念下的絕對業務優勢,實現了從純進口、進口替代、超越國際對手的三級跳,其剩下的發展方向已經只有“到外圍作戰”。
所以,走出去是必須的,是時代性的任務。大屏君覺得,這一點上沒有商量。
而從國際市場看,日韓、北美、歐羅巴大陸的西部,南部等都是傳統技防產品的“大市場”。這些市場的特點是,擁有成熟的產品認可,但是也有成熟的既有供應商和系統。不過,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其“改造升級”需求也很明確。尤其是在歐洲難民和恐怖主義背景下,這些所謂最安全的國家,對自身技防安全的信心正在下降,這種潛在的“升級”需求正在變得迫切。
除以上區域之外,在更多的地區,如東南亞、印度次大陸、中東、中亞、東歐、非洲、拉丁美洲,這么廣闊的地區,都不具有嚴格意義上的現代化、智能化的安防體系。這些市場的安防需求,幾乎是從原始技術階段開始的。為他們提供現代化安防產品,是在空白的紙張上作畫,只要有好的構思,就可能有大的作品。而且一旦有比較好的案例工程,其市場示范價值會比較巨大。
海外市場是廣闊的。這一方面是說,東邊不亮西邊亮,總可以找到可以合作的人、可以實施的項目。另一方面則是說,這里有太多的地域文化和政治差異要把握,有太多的新事物需要理解和適應。比如,與跟完全不同的政府風格打交道、與空前強大的NGO等打交道、與腐敗打交道、與議會打交道、與當地各種奇葩的法律和風俗打交道……不要真的去做,大屏君覺得單是說說就很“累人了”。此外,還有另一個“很中國化”的問題,在海外市場,很多時候還要與當地客戶對歐美產品的信任和對中國那些做到全球第一的產品“竟然有的信心不足”做斗爭。
正是以上這些因素的影響,使得中國安防等企業走出去,還是會選擇比較成熟的地區:第一是政府要靠譜、第二是經濟能力要可以、第三是人民要成熟。對此,一個流行的說法是“東歐跳板”、“中東有錢”和“東南亞更近”,三大容易做的“走出去方向”。“東歐跳板”是說,以東歐基地和東歐市場為起點,進入歐洲市場;“中東有錢”是指,石油經濟國家相對強大的財力與穩定的政治;“東南亞更近”則是形容“文化距離更近”。
這種思維符合“先容易后困難”的市場拓展次序。不過,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加速,這種“撿軟柿子捏”的做法,已經不夠“大胃口的企業吃了”。所以,巴西里約是不是一個機遇,已經不是“未來學”的問題。
實際上,中國制造在里約的應用并不少。比如鋼筋水泥等“傻大黑”,也有“奧運地鐵”這樣的“高精尖”,甚至巴西石油公司的“金融輸出”。讓巴西的奧運,成為中國產業的機遇,這件事從國家到企業都沒閑著。只不過,現在是國企走的比較快,民企還沒很好的跟上先鋒軍的節奏。
這樣,大屏君就又回到了開頭的問題:里約奧運會不會是一次大屏安防企業的“機遇廣告”。大屏安防企業圍繞里約奧運能不能“上頭條”。相信,有心的企業已經早早布局,而剛剛覺悟的企業,現在行動也還來得及!
總之,當“安全”成為里約奧運最惹眼詞匯的時候,大屏安防企業可不要讓這次機遇“從手指間溜走”。因為,這可能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一屆“安全”最受關注的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