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對OLED電視的生產和工藝諱莫如深的LG電子,上周五罕見的請了一批記者到慶尚北道的龜尾工廠,由生產和市場等部門的負責人介紹了生產流程并解答了記者的提問。開誠布公的宣傳可能有很多種原因,而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對自身工廠和產品的信心。
這種信心并非憑空產生,據LGD相關人士的透露,OLED電視大發展的重要瓶頸---OLED模組的低良率目前已經得到大幅改善,工廠后續的改善重點由良率變更為生產效率。而市場數據從側面上佐證了這位相關人士的信息,據奧維云網(AVC)顯示產業鏈數據顯示,16年Q1 LGD出貨的OLED電視模組達到150K,良率改善期以及面板出貨淡季尚能有這樣的成績,在逐步走旺的市場周期下全年100萬的目標應該不難達成。
壽命延長為主的品質優化也增加了LG的底氣。OLED電視的壽命一直是一般消費者關心并不斷被競爭社詬病的短板,而通過技術改善并用Aging等加速壽命測試驗證,OLED電視的壽命由推出最開始的3萬多小時延長到10萬個小時(壽命指電視亮度由初始的100%亮度降低到50%亮度的時間),按一天10小時的觀看時間計算,十年為3.6萬小時,而10萬小時則接近于30年,超規格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壽命的要求。
與工藝和品質持續改善遙相呼應的是市場對OLED電視的良好反應。以中國市場為例,繼創維在2013年底發布國內第一款OLED電視之后,陸續有長虹和康佳等彩電大咖跟進為OLED電視加碼助威促使市場發展迅速。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大陸的OLED電視銷售量同比去年暴漲了194%,幾乎翻了一番。而在相對成熟的北美高端市場,OLED電視也占據了半壁江山,其高端形象已經在消費者心中站穩了腳跟。
為了應付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LGD也在投資OLED的大世代線來增加產能,并積極推進關鍵設備的本土化來解決競爭社與日本Canon dokki簽署的獨占式協議帶來的設備緊缺風險。LGD已經與韓國領先的OLED蒸鍍設備廠商Sunic system共同開發了OLED蒸鍍設備,并且已經安裝到龜尾的E5工廠,目前已經進入最后的調試階段。
痛苦而漫長的良率爬坡期即將成為歷史,有保障的設備供給、日漸成熟的工藝和穩定的產品品質加上急速增長的市場,OLED電視的春天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