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二季度,全球電視出貨量比去年同期下挫8%,這是HIS最新的研究結果。與此相對應的則是,2015年三月大陸地區新增三條8.5代線產能;十月份,京東方(BOE)福州第8.5代正式開工。二者相應,使得業內判斷一個液晶面板的“過剩期”即將到來!
需求端疲軟PK擴產忙
液晶面板的主要消費端是手機、平板電腦、PC和NB,以及占據最大比例的TV產品。這些都屬于“消費電子”產品,其市場成長具有對宏觀經濟運行的高度敏感性。
2014年以來,南美巴西、南亞印度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消費電子產品增量市場,遭遇了嚴重的經濟困難。以本幣貶值為標志的購買力萎縮,使得新興市場液晶面板消耗增長乏力。同時,美國經濟的復蘇依然低于預期,為此美聯儲已經三次推遲加息;歐盟經濟面臨二次觸底的危險,對此歐盟采取了QE等措施,這直接拖累了成熟市場中液晶面板產品消耗的增長。此外,中東地區動蕩的加劇,IS勢力的崛起,以及全球石油價格的下跌,也影響了中東這個傳統的石油“富地”的消費增長。即便是國內消費市場,在相對不錯的經濟成長性下,也面臨一個L型經濟底部的壓力、以及市場飽和的困擾。
全球大經濟環境對液晶面板產業需求的影響是今年二季度以來市場情況逆轉的根本原因。數據顯示,全球市場2季度大尺寸面板出貨量2億片,年減10.6%,季減0.9%。。其中,全球市場占有率第四的友達第2季大尺寸面板市占率為13.8%,年減12.4%;群創第2季大尺寸面板市占率為15.9%,名列全球第三大面板廠,但年減幅度達9.2%。二者為市場萎縮的重災企業。
實際上,大尺寸面板的萎靡只是冰山一角,手機等中小尺寸市場、車載等新興市場的成長也遠低于預期。正因如此,日本面板產業龍頭,中小尺寸為主的JDI和大尺寸線的夏普都遭遇了一定的危機。夏普甚至面臨存亡間的挑戰。
但是,與面板消費需求的低迷不同,面板投資市場卻并未消沉。其中,大陸地區已經成為全球新增產能的重心。
今年3月份,中電熊貓南京8.5代線、京東方重慶8.5代線、華星光電深圳第2條8.5代線先后宣布投產。而此前大陸地區8代及以上生產線只有北京京東方、合肥京東方、蘇州三星、廣州LGD、深圳華星光電五條線。對比而言可知產能增長之快。
10月份,京東方福州8.5代線正式開工。此外,京東方還規劃了成都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合肥全球第一條第10.5代TFT-LCD生產線。前者已經開工。這些生產線將使得京東方在產能上超過友達和群創,榮登全球三甲。國內另一家大型面板廠華星光電在今年深圳8.5代第二線投產的基礎上,也已經開工武漢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此外,惠科重慶8.6代線也在緊張施工中。
國際上,LG在努力提高OLED 8.5代線的產量,并規劃新線;三星有意建設10.6或者11代線近而保持世代上的領先優勢;日本中小面板業者加強了OLED面板線的建設,JDI則開始新建第六代玻璃基板為基礎的新液晶面板線。甚至,近日JDI還宣布在大陸地區東莞投資55億元建設首個海外基地。群創則有意開辟印度液晶面板線基地。
未來,隨著這些新線的產能開出、達產,全球液晶面板行業的供給將大幅增加。這在行業需求低迷、全球經濟前景依然不明朗的背景下,不由得讓一些人開始擔心“盛宴變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