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將是彩電新秀品牌,即互聯網電視品牌銷售規模的一個轉折點。包括樂視、小米、酷開、KKTV、chiq、模卡、富可視、惠科,以及芒果電視、愛奇藝電視、阿里電視等“傍品牌”在內的彩電互聯網品牌2015年銷售規模將達到1200萬臺,占彩電市場份額接近四分之一。
2014年,樂視超級電視奪得了彩電互聯網品牌的銷量冠軍,亦實現了150萬臺的銷量。樂視預計2015年其超級電視市場規模將達到300-400萬臺。這比較2013年樂視超級電視50萬臺的規模,將是一個巨大的提升。業內認為,樂視超級電視三年的銷量連跳目標,充分說明了互聯網新興品牌的價值和市場能量。
2014年創維旗下子品牌酷開位列互聯網電視品牌銷量亞軍,估測銷售規模在100萬臺,或者略多。亦實現了全年銷售目標。小米電視2的市場規模在30萬臺左右,成績并不突出。不過小米電視2也沒有把銷售規模作為主要的運營出發點。小米電視2依然處于產業試水階段。其策略更類似于2013年樂視電視的定位。分析認為,2015年隨著小米電視2的升級版和小米電視3的推出,小米電視的豐富性、可選擇性會大為改善,市場銷量有能力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相比概念領頭羊,其他互聯網電視品牌的成績不是那么耀眼。但是也都實現了規模化的發展。分析認為,2014年樂視、小米、酷開、KKTV、chiq、模卡、富可視、惠科,以及芒果電視、愛奇藝電視、阿里電視等“傍品牌”在內的互聯網品牌彩電市場規模應在500萬臺左右,已經占到全部彩電市場的一成份額,并在互聯網渠道占比超過6成。
2015年,互聯網品牌彩電產品銷量增長將迎來諸多有利因素。第一,產品更為豐富,尤其是小米電視必然不再是一個型號孤軍作戰,產品豐富性的增強,將成為推動其銷量增長的主要動力。
第二,2015年國內彩電市場將恢復增長,對比2014年全年萎縮6.8%的數據,2015年整個彩電產業的結構性規模壓力將下降。
第三,2014年嚴重影響互聯網電視品牌成長和彩電市場換新需求的盒子產品的成長能量將下降。2014年盒子產品市場規模暴增5倍,嚴重蠶食了彩電整機市場的潛能。2015年盒子產品的能量價值會被稀釋,消費者的選購傾向也會隨著盒子的成熟而不再那么熱衷。雖然這一年,盒子市場依然會增速喜人,但是已經不能構成彩電市場最大的規模性波動因素。
第四,互聯網彩電品牌主要依賴于電商渠道,2015年電商渠道占比將有望從2014年底的18%提升到25%。這種渠道格局的變化,必然對互聯網彩電品牌更為有利。同時,亦不排除互聯網彩電品牌加大線下市場推廣力度的可能。
第五,新品牌對傳統彩電企業的結構性價值日益凸顯。其中,樂視和小米份額以及銷量的提升將是最大的改變力量。傳統彩電品牌對多品牌運營、對互聯網品牌的支持將再上一個臺階。同時,市場亦不必擔心,傳統彩電的強勢傳統品牌過渡擠壓新興品牌的局面的出現。因為,在多品牌運作過程中,線上和線下市場的區隔需求并沒有消失,也沒有發生質變。線下市場傳統品牌依然需要采取“價格性”保護措施。這加強了互聯網品牌的線上優勢。
第六,彩電行業新興互聯網品牌的成功,有可能吸引到更多的“新秀”加盟。因為互聯網品牌線上運作的成本更為可控,這為創新和創業型企業提供了難得的進入彩電大市場的機遇。
綜上所述,互聯網品牌線上銷售繼續高速成長,線下市場獲得一定突破,在2015年將是大概率事件,全年超過1200萬臺的互聯網新興品牌和“傍品牌”產品銷售目標的達成,困難度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