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于5月15日召開小米電視2的新聞發布會,輿論一片嘩然,價格遠沒有達到預期,但還是成為了2014年再次沖擊智能電視市場的主力先鋒,然而僅時隔幾天,酷開在其官網迅猛曝出其4k新品電視49U2,該產品的各項規格參數竟與小米電視2如出一轍,價格卻與小米電視拉開了500元的數量級!到底這兩款出自不同商家的雙胞胎產品會掀起智能電視市場怎樣的浪潮,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產品配置幾乎無差異,難分伯仲
先來比較一下兩款產品在各自官網上曝出的規格參數:
根據兩款產品爆出的參數清單,我們非常清晰的看到,它們在產品規格參數上完全一致!尤其在CPU、GPU,屏體,網絡,存儲等重要規格上竟然沒有任何差異!值得贊賞的是,酷開沿襲了創維電視對于產品品質的追求,更提出了1年至3年的保修承諾。在不斷刷新自身價格底線,以及如此迅速做出反應的情境下,產品依然敢表現出精湛工業品質。如此看來酷開和小米在產品上毫無差距,甚至酷開更勝一籌。而另一方面,這讓人乍舌的價格差究竟是如何拉開的呢?
互聯網先鋒VS工業極客!
小米電視2的實際價格是3999的電視加100元或150元的安裝運送費(還有黃牛黨加價300~500),酷開49U2含運費含保修全包只有3499,將近700元的價格差是怎么回事?這應該是橫向比對過小米電視2與酷開49U2產品參數后大多數人心中共同的一個疑問。我們先觀察一下各自產品整體的生產研發體系:
【互聯網先鋒】:軟件自研+硬件代工+軟件自運營
【工業極客】:軟件自研+硬件自生產+軟件自運營+售后
不難看出,除去相同的軟件自研和自運營體系外,兩款產品在整個生產運營體系中最大的差異在于硬件制造模式與售后。
首先,代工組裝成品在質量把控上比起整機生產本身就存在先天的劣勢,為追求高品質,代工成本只好高居不下,沒有實體生產線的互聯網企業逐漸被高制造成本所“綁架”。酷開擁有創維完整有序的生產線,價格優勢是通過在產業鏈中多年積淀,不斷優化中實現的,而非部分人所擔憂的對品質的犧牲。這不經讓人想到了去年10月酷開發布的價格僅1999的42寸K1Y青春版電視。
其次,酷開共享創維全國范圍內4950家售后服務網點,提供各類三包及延保服務,對于大家電來說,這些服務是十分重要的。小米的代理服務模式做手機售后還能負擔,但是電視畢竟不會像手機說換就換。讓人不禁為小米產品后期的質量捏一把汗吶。
同一時代下的梟雄,戰斗一觸即發
此刻很想對小米和酷開同時說一句:不是真愛不聚頭啊!無論前期他們各自都在籌備著怎樣的產品預熱,有趣的是,兩家企業將分別于2014年5月26、27日展開對新產品的現貨發售!回想2013年,小米電視發布之際已與酷開有過宿命般的接觸,那一年小米才出生,酷開還年少,但只是一面之緣便匆匆擦肩而過,時至今日他們通過不斷的成長與學習,最終彼此成為智能電視領域的終極PK目標。此次酷開U2新品將于26日在其官網中現貨發售,小米也已在自己的各個銷售渠道做好了全面的準備,鹿死誰手我們26日拭目以待,也真誠的祝愿小米和酷開這對小伙伴且“愛”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