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開始,“OLED來啦”的呼聲就沒停止過。但是,數年來“干打雷不下雨”的實際情況,已經讓很多顯示大佬、彩電大佬“沒有心情繼續等待”下去。于是,彩電行業紛紛作出新的選擇。
2014年彩電市場新概念下餃子
2014年,海信在13年就已經推出的ULED電視的基礎上,再次升級自己的產品。并以OLED和ULED的現場效果對比,來向消費者表明:ULED不是吹的,然而OLED時代的泡沫,眼下很大程度上卻是“吹”出來的。
無獨有偶,TCL在春季發布會上也推出了自己新的液晶顯示技術QLED。該產品,據說,將在秋季市場上市,采用先進的量子點背光源技術,能夠顯著提高現有液晶電視:無論是2K還是4K產品的畫質水平,并且還能在節能等方面獲得長足的進步。
努力改進液晶顯示技術的還包括OLED電視最關鍵的推動者LG和三星。二者將于2014年早些時候開始供應一種“低成本的4K”液晶屏幕。這種產品將改變4K電視價格居高不下,不能進入普通百姓選購行列之內的困境。對這種新的4K技術,LG 叫做G+UHD,三星則叫做Green UHD,二者都是用RGBW四色子像素點,并利用新的像素組合技術,而不是常規的RGB組合,實現高密度像素顯示。這些新的技術,將獲得僅次于RGB UHD顯示效果的4K畫面,同時也能顯著的在IC、時序控制器、驅動、背光等方面節約最終成本。
2014年,大行其道的新興顯示技術方案還包括大量的曲面液晶電視。這種產品,利用液晶屏幕的柔韌性,在大尺寸顯示產品上,通過弧形的設計,能夠顯著改變弧面邊緣切線范圍內的觀看視角的“可視角度”和“邊緣畫面對比度”,進而改善整體電視機的顯示效果。——當然,消費者可能擔心,在弧面邊沿切線范圍外,顯示的可視角度效果的顯著下降,不過這種應用場景對于“弧度有限”的曲面電視而言,幾乎不會發生。
ULED、QLED、4K UHD、G+UHD、green UHD和弧面電視,這是消費者可以在賣場選購中具體看到的新產品。除了這些,2014年彩電市場的面板廠商,例如夏普、京東方,還會在金屬氧化物背板產品等新工藝技術產品上提升出貨比例,臺系廠商則在包括39.5英寸等新的切割尺寸上提升玻璃基板利用效率,并成為支撐彩電市場新產品的新技術工藝。同時,傳統工藝和技術的彩電產品的價格下降也依然會持續。
以上這些液晶顯示產品的進步,和康佳、創維、長虹、海爾、LG等企業推出的OLED全新顯示技術產品一起,構成了2014年彩電市場“新格局”,也使得2014年的彩電市場正在成為近10年內少有的“新概念下餃子年”!